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0 阅读:()
既满足学生当侦探的愿望,又检测了他们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道“姑妈家”,既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力,又解决了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
综合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在线测试,使他们自己就能清楚知道成绩。这些练习既检查了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根据这些测试作出相应的自我评价。
我提供的作业超市可以让学生自由登陆论坛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作品、推荐网站和评价他人的年历作品。利用网络使课堂延伸到课外,真正发挥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完成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与常规教学相比,我的感受是:
网络教学―――扩大了我的教学容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学生间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可以自由互动交流,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网络教学―――促使教学更形象生动;如果是常规教学,学生将无法了解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万年历、计算器,轻松找到它们的规律,这是年历卡无法做到的。课堂上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老师教学的手段,更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每个学生都使用一台电脑,也就是都拥有了一扇了解知识的窗口。
网络教学―――给学习环境带来变化;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权意识”,学生可以自己操作电脑,上网查询、探究,满足了学生充满好奇,想去探索、想去创造的心理,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轻松地学到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享受着学习的带来快乐。听(片断)这就是学生自己发自内心的声音
篇7:《年月日》教学设计
年级:三年级数学
课题:《年月日》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 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吗?(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谜底:日历)
2. 你会看日历吗?这张日历是指什么时候?(出示一张日历图片) 学生结合日常经历回答,老师板书。
3. 这个日子中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年、月、日。同时老师板书课题。
出示课本上的四张图片,简单介绍下,让同学在课本上填好。
二、利用年历表进行探索研究
1.观察ppt上出示的的年历卡,思考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
2、哪几个月是31天?
3、哪几个月是30天?)
2.同学汇报思考交流结果:一年12个月,1、3、5、7、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老师同时小结并板书在黑板上)
3.区分大月小月,知道大月多少个,小月多少个。
4.通过小游戏找出二月这个特殊月(游戏:老师报月份,大月男生举手,小月女生举手。二月没人举手,为什么?)
5.通过观察年历知道二月是特殊月,也叫平月。知道平年28天,闰年29天。
6.用什么方法记忆大月小月?大家都会用脑记,你听说过“拳头记法”吗?书上介绍了“拳头记法”。打开课本48页,自己先学一学,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自学,组内交流,全班反馈投影出示“拳头记法” )
7.一起数了几遍后,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说一说。老师注意引导。
8.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记忆?编成歌谣帮助记忆:(课件出示歌谣)
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9.还有没有其他的歌谣或方法来记忆大小月。
8/17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