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再用课件演示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过程:用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逐一围成一个长方体,并将长方体旋转一周.
师(指着长方体问):这还是长方形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长方体.
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学具,使学生感觉它的面很平.再用两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平平的)再将它放置桌上,让学生观察.
师:因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或图形就是立体图形.(屏幕上同时出现若干种立体图形,或在讲台上摆出各种实物图形,请同学们指出在这里哪些图形是长方体.)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二、新知探究
1.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①面的认识.
师:请同学们看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边说边用电脑将围成的长方体图形展开(或将长方体实物模型展开.)
生:长方体是由面围成的.(板书:面)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并用手摸长方体的面.):这就是长方体的面,请你们拿起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面.
学生摸完后问,你有什么感觉?(平平的)
②棱的认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处,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
③顶点的认识.
师:再继续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处,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顶点)
(通过用手触摸、用眼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的面,观察长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的顶点.)
(2)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分两个层次探究,难点分散,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①通过操作和演示探讨长方体面的特征.
师: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要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探究.请同学们拿着长方体,仔细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引导学生按照方位进行有序地数.
生:长方体有6个面(板书:6个)
问每个面是什么形状?(讨论)
通过讨论观察交流得出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有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板书: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好,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请看屏幕.
(课件演示:上下、左右、前后面运行重叠画面)
注:没有多媒体的可用实物操作演示.用铁丝制作一个长方体活动框架,再用带磁性的贴面糊上六个面(用三种颜色涂六个面),演示时,将相对的面取下叠在一起.
师:看了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相对的面相等)
②通过操作和演示探讨长方体棱的特征.
通过刚才的演示和观察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面的特征,下面我们来研究棱的特征.棱的特征要根据它的条数和长短去探究.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有序、而不重复、不遗漏地准确数出12条棱.(板书:12条)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概括得出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板书: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注:没有多媒体的可用实物演示操作,用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活动框架,一一拆开进行演示.(铁丝分别用三种颜色作色)
③通过操作和演示探讨长方体顶点的特征.
师:研究顶点,应从个数上来研究.
通过课件演示或实物操作得出长方体有8个顶点.(方法同上)(板书:8个)
④师生共同小结出长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现在你们讨论一下,如果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总长度,只要量出哪几条棱就可以?为什么?(启发学生只要量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那么你们知道像这样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什么呢?
师(结合多媒体演示说明):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在立体图上分别标出长、宽、高)
3/2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