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梯形教学设计

作者:opple 时间:2023-02-22 阅读:()

  三、综合练习

  1、情境中折纸表示8/32

  出示蛋糕图

  师:用你们手中的圆片代表蛋糕,并很快表示它的8/32。

  学生积极思考,有的认真观察分数,有的急于动手折8/32,最终出现两种折法。

  生1:我是把圆片对折了5次,平均分成了32份,再表示出其中的8份。

  师:你很认真的折出了这个蛋糕的8/32,就是时间长了些,为什么有些同学却折得很快呢?

  生2:我只折了它的1/4。

  师:为什么?

  生2:我发现8/32的分子和分母都有最大公因数8,约分后得到1/4。

  师:多好啊!通过你的认真观察,运用今天学的知识-----约分,很快地找到了这个蛋糕的“8/32”,真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师小结:学习约分不仅可以分蛋糕,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只要你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你一定能做得最好、用得更好。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请把它们化成最简分数。

  16/24=4/6 15/36=5/12 28/42=14/21 16/12=8/6

  3、用最简分数表示小明每项活动占全天时间的几分之几?

  4、 我校六年级三个班在3.12的植树活动中,一班种了总数的17/30,二班种了总数的20/60,三班种了总数的7/30,你知道哪个植树最多吗?

  生:20/60化简成10/30,在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发现哦一班种得最多。

  师:你用约分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好!完成了这道题后,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呢?

  生:看来约分不一定必须化简成最简分数,要根据实际而定。

  师:说的多好啊!你们不仅会学以致用,而且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10:梯形的教学设计

  梯形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 目标

  1. 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

  2. 掌握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4.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 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

  1.教学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

  2.教学 难点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 复习引入,学生 阅读课本;学生 在教师 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七、教学 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2.小学学过的梯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让学生 动手画一个梯形,并找3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学生 总结 出梯形的概念).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梯形同样是一个特殊的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1.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

  (l)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3)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4)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以上这一过程借助多媒体或投影仪演示)

  提醒学在注意:

  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殊条件,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性质.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不能相等(让学生 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相等).

  ③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2.等腰梯形的性质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