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2、操作验证,归纳提升
第一组: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一排摆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3排,摆2层)
第二组: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第三组:想象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说出体积。
记录数据,填入下表【出示课件6】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思考这些数据与长方体
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出示课件7】从而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并【出示课件8】说明用字母表示体积公式的方法。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自己归纳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这样虽然会走一些弯路,但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了学习过程,他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 a×b×h= abh
四)讲解例1:
【出示课件9】例题1:
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厚的含义。告诉学生厚就是高的意思。学生分组交流,师板书解题过程。
(设计理念:让生学会正确书写解题过程,正确使用体积单位。并提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91页练一练的第1、2题【出示课件10、11】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意在面向全体同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
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2、变式练习【出示课件1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91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课后作业【出示课件13】
让学生课下做91页练一练的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再次提高认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全课总结
【出示课件14】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现在你们能解决刚开始上课时提出的修建游泳池挖多少土的问题了吗?
教师带领同学回顾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提供修建游泳池需要的已知量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深入体会了长方体体积的核心概念。】
四、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例1:24×12×6=1728(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728立方厘米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大家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促使学生从一维到三维的发展,让学生深切感悟体积 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每组若干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与“体积”有关的知识。(板书:体积)
2.说说对体积有哪些了解,并说说什么叫做音箱的体积,什么叫做空调的体积。 3.比较空调和音箱哪个体积大,再比较两个体积近似的长方体。
过渡: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就需要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长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探究明理
明确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课件)
(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2.探究体积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填表
(3)汇报,揭示: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7/1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