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东南亚新人教版教学设计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5 阅读:()

  篇3:东南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东南亚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的第一个地理区域。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的“认识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对相关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铺垫作用。

  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节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在教材中的地位比较重要。

  教材处理: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必须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尽力体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1)利用图像资料:充分利用地图,视频,幻灯片,使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2)精心设计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其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使学生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环境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的地势地形,河流的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读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地理要素的联系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2、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东南亚的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地图和资料,并根据提供的资料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然后用得出的结论继续下面的学习。教师力争在本节课做到没有一个知识点是教师给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的。另外,本节课的一大特点是还注意了从学生身边引入事例,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视频,引入东南亚地区。

  二.教师引导讲述,学生自主学习板书:

  第一章第一节东南亚地区

  1.教师提问:东南亚还有哪些国家?学生读图。教师请学生说出东南亚国家的名称及特点。

  2.东南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两大部分——学生看图说出其范围。板书: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3.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分组根据实际进行探究活动。

  (1)第一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毛衣、短袖、芒果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板书: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低纬度地区

  (2)第二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登山鞋

  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地形、地势和河流分布特征。板书: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地形北高南低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崎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多火山河流由北向南流呈放射状流

  (3)第三组:去东南亚是否该带雨伞、保湿霜、防沙围巾由探究活动引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和特征。板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与位置联系)

  教师:东南亚的气候特征深刻影响着当地的农业。

  学生:能说出对农业播种和收获的影响。

  三.教师小结:

  东南亚各地理要素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醒学生注意箭头)而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异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