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东南亚新人教版教学设计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5 阅读:()

  (二)学法:学生已经学过一年多的地理知识,在认知上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课堂上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相关材料,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在体现知识间的循序渐进的同时,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导入:大家好,欢迎各位同学参加海港区十七中国际旅行社,我很荣幸担当本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超导,就是超级导游的意思,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风景美丽的东南亚各国。在出发之前呢有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大家请看大屏幕,这些事大家注意的事项,好了,现在开始我们的旅程。

  1、十字路口的位置:

  师: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明确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活动找到主要的地理事物和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生:结合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和在图上找到的主要地理事物,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并对思考题进行讨论后作答。教师适当点拨:

  (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政区范围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

  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

  (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

  3、拓展练习,活学活用:

  以陈毅的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江上流,君喝江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为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地图,发散学生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灵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知识反馈

  (1)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红河B.湄公河C.伊洛瓦底江D.多瑙河

  (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A.五海三洲之地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之地

  (3)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4)一艘轮船正在泰国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A.小麦B.水稻C.石油D.煤板

  第一节东南亚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及组成部分

  2、主要国家: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湿热的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量的图片和材料,并根据提供的图片材料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而后应用刚刚得出的结论继续下面的学习;教师力争在本节课做到知识点都是由学生自行得出。本节课还注意了学生身边事例的引入,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这节课也更注意了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力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