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5 阅读:()
湘教版东南亚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章为区域地理地区方面的学习,相对于上章的大洲来说,内容更为详细,有些问题需要更具体的分析,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更大一些。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完了第六章大洲的相关知识,对于学习区域地理有了一定能力,本章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加强锻炼。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课本地图册解题册ppt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观察亚洲政区图。指导学生读图。
(展示东南亚地图)
教学过程:
自学一
1.读图7-1,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说一说他们的地理位置特点。
2.中南半岛上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说说这些河流的大致流向,并判断中南半岛地势高低。
3.找出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
4.读7页亚洲气候图,找出东南亚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组内互帮: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有疑问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讲解:中南半岛地势南高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印度尼西亚号称“火山国”
互帮:小组讨论课本33页活动题
教师讲解学生不懂或者疑问相关问题
自学二
自学34页马六甲海峡相关内容,
1.找出马六甲海峡位置及其重要性
2.了解花园城市新加坡
知者加速:马六甲海峡为何被称为“咽喉要道”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东南亚地形气候相关知识点
自学
1.读课本35页,东南亚主要经济作物有哪些?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哪几个?重要的石油输出国是哪个?锡产量哪些国家产量大?
2.找出中南半岛水稻主要产区,说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类型,并讨论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组内互帮: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有疑问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讲解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华人华侨。
课后练习
完成解题册相关内容,讲解。
篇2:东南亚教学设计
一、教材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在地图中找出东南亚的两大组成部分——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及主要国家,并说出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了解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目标本:节课通过旅游知识的讲解引入本节内容,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特征和成因的能力,初步掌握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教学准备:资料图片,幻灯片,书本与地图册相关地图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本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