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5 阅读:()

  4.【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师:同学们,如今已是秋风萧瑟,夜凉如水,站在秋天里怀想春天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吧?百花争艳,莺歌燕舞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成就了多少名篇佳作。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

  生:......

  师:同学们积累的诗句可真不少,春天真的是美不胜收。那么,在朱自清的眼中,春天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春》,和他一起欣赏春天的美丽。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Yùnniàngliáochēngsuōlìxīshūdǒusǒucháo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齐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1)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生机勃勃的景象)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喜爱春天,赞美春天)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2.这样美丽的春色,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呢?

  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3.文章重点描绘的是哪部分?(绘春)那作者绘春的那几幅图呢?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4.师:你觉得哪幅图最美?其实每一幅图都有它的精彩之处,老师最喜欢春花图,那么,我们就以春花图为例,来学习怎样欣赏写景散文吧!

  三、精读课文,体会妙处。

  1.齐读春花图段落,体会妙在哪里,美在哪里。

  这段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板书:特征,手法)

  学生讨论,师巡视。

  生:多,美,艳的特征。(板书:多,美,艳)

  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师:大家赞成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多的特点。

  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花的颜色多,艳丽。

  生: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板书:比喻,拟人,排比)

  师:那么作者看到这样美的景色,他心情会怎么样?(高兴)那我们读的时候要用喜悦的语气来读,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作者的喜悦吧!

  生齐读。

  师:这部分除了采用修辞手法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思考一下。

  生:多种感官。比如,颜色是视觉,甜味儿是嗅觉,蜜蜂是听觉。(板书:多种感官)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