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5 阅读:()

  3、听录音朗读,体会感情。

  4、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用喜爱、欢欣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5、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一部分(1-1):盼春

  第二部分(2-7):绘春

  第三部分(8-10):赞春

  四、研究课文:

  1、第一部分--盼春

  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可以表达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确:这种叠用,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

  ②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确: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写它的脚步,把春天拟人化,让人倍感亲切。

  五、练习巩固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酝酿()胳膊()抖擞()应和()支撑()

  摇曳()宛转()傍晚()抚摸()嘹亮()

  2、填空。⑴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六、课堂拓展:搜集有关春天的俗语、成语、歌曲、诗词等。

  七、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德育渗透:欣赏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1、背诵课文;2、就课文不理解之处之意

  二、新课学习

  1、检查朗读、背诵情况。

  2、第二部分:绘春

  (1)齐读第2段,思考:

  ①春天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了一句话对春回大地做了概括,学生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②总写春回大地后,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

  点拨:“山”、“水”、“太阳”,运用拟人,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也表现了作者急切而喜悦的心情。

  ③盼望在文中一连出现两次,可否删掉一个?

  不能,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人们盼春的心情急切。(盼春之切)

  ④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3、朗读“春草图”,思考:

  (1)质疑:作者抓住了春草的哪些特点?

  点拨:嫩、绿、多、软

  (2)质疑:“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点拨:“钻”“偷偷地”用得好,运用拟人生动地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偷偷”体现了人们在不经意间才发现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赋予小草感情的意识,使小草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钻”字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小草生命力的顽强。

  (3)质疑:“嫩嫩的,绿绿的”是修饰小草的,按正常的语序应该放在“小草”前,作者却将其放在句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起强调、突出的作用,强调春草嫩绿的特点。(突出了是春天的作用使小草充满了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4)质疑:写春草为什么又写人的活动?

  点拨:既写春的到来给人们带来欢乐,又从侧面烘托春草的嫩绿可爱。

  小结:作者眼中的春草似有似无,若隐若现,我们可以用一句诗句来形容: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4、朗读“春花图”,思考:

  (1)质疑: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花的?

  归纳:①“你不让我,……赶趟儿。”写花朵多;(花态)

  ②“红的像火,……像雪。”写花色艳;

  ③“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④“闭了眼,……梨儿”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⑤“花下……飞来飞去”写蜂闹蝶舞,从侧面烘托春花的繁密,香味浓郁;

  ⑥“野花遍地是”写野花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仅写野花多,而且色彩亮丽;

  (2)质疑: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归纳:①“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拟人,生动写出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