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7-30 阅读:()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加入了多媒体课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我的教学思路,采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阅读法。
2、心理突现法。
3、比较显旨法。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质疑,小组探讨,教师指点,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所知、所想、所思、所疑、所获,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能力冲浪来进行巩固。
【教学媒体设计】
这节课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程序】
整个程序又包含着八个步骤:
一、以说图片导入新课
让学生选择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说一说,图片中的人物正在做什么事情,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而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然后引出了“如何面对困难”这个问题,导入了本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要的不是强调,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利用说图片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并达到训练口头表达的效果。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深刻地体会文中“我”的内心感受,并能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三、着重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
这是我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计中心理描写是教学难点,能抓住这个描写,就能更充分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1、看录像,听范读:
直观形象效果的展示使学生能与之前的朗读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对文中人物的心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根据教学的难点,提出问题:
⑴ 在“我”冒险和脱险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
(学生分小组自由探讨,反复比较,再回答问题)
⑵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从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稍后做小结)
⑶ 请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
(学生根据自己是实际情况,充分想像一下自己在面对同样困难的时候自己是怎么做的,我请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上做法是根据问题教学法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四、紧扣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把人物的心理表现出来。然后请学生谈谈从这件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质疑时间
学生对课文以及对现实生活有不理解的地方当堂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目的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六、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同学们在学习本文后也许收获很多,如在自己再到困难时知道自己如何面对,再如同学们在学习心理描写的过程中还学到了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如朋友杰利等以及爸爸的语言及动作的描写)课件链接了可以让学生参考的资料。但是要重点明确以下两点:
1、心理描写的反衬作用。
2、以小见大的写法。
七、心理测试
1、你在游戏或与别人的竞争中输给了对方,是否就不想再干了。
是( ) 否( )
2、做作业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为了快点做出来,经常请老师和同学给我帮助。
是( ) 否( )
3、如果我对一件事不感兴趣,那么不管这件事多么重要,我的积极性也不高。
是( ) 否( )
4、我能长时间地做一件重要但又枯燥无味的事情。
是( ) 否( )
5、遇到生活中一些较复杂的事情时,我常常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
是( ) 否( )
学习本文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大大提高,遇到困难都能勇敢面对,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所以我设计了这几道心理测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就能根据这些选择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并能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心理问题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的目标。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