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6-29 阅读:()
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简要点出“意象”这一概念,但不阐发,而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体现精要好懂实用的要求。
2、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在平凡中发现美,而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引导学生在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学习抽象概括、提炼总结,学习运用比较思维方法。
3、说说对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
明确:进一步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感受诗的思想美、情感美。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落实情感美、意境美教学重点。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熟读背诵课文,研讨问题。
1、欣赏品味诗歌的特色。
①体会圆句式的表达效果。
明确:圆周句式是重复同类型的句子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十分完整的语言单位的几个部分,按圆周形进行连续排列,组成在意义和音调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
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②象征和比喻的运用。
明确: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体会诗歌语言美。
2、课堂训练。
①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②说说对“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的理解。
3、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并总结本节课所用到的诗歌欣赏方法。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堂训练。
【教学目标】
1、掌握诗行间意象转换和诗意跳跃的朗读节奏,以表达全诗的主旨和各节的要义。
2、学习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特点。诗中主体自我与客体现实合而为一并占优势的艺术想象对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意象叠加和意象特征强化二者对表达主体感情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思想】
本课意在突出本诗的情感发展脉络及其意象使用上的特点。同时,如何解析朦胧诗的朦胧,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诗歌的特点,学会分析鉴赏这样的诗歌,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即分析本诗意象的象征意义。对学生启发引导,引导他们读更多的诗歌作品。
一、导入
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有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的手法,感受新时代的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与古典诗词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美的熏陶,另外一种情的感染,另外一种文化的营养。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组当代探索诗篇。
二、基本知识
1、你知道现代诗与当代诗怎样划分吗?
明确以49年为界,并顺势讲述当代诗的发展状况。(解放初期──十年浩劫──百花争鸣;四五_诗抄;朦胧诗派;当今的流派纷呈。)
2、什么叫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_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朦胧诗人强调诗人的主观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选用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不那么明晰易懂,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5/1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