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6-27 阅读:()
活动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
情境分析: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获得收入?你又如何分配这些收入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派出代表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上台进行自我演讲。得出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分类,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最后的总结,得出结论。(板书)
随后引导学生通过观看08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结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在对财政的来源和支出分类做到详细的了解后,我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财政的作用
活动五:(材料展示,分组讨论)
在这个板块中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三段材料,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财政的三个主要的作用。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2006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是536亿元,全国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
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2008年:我国从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此外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的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家电下乡,种粮补贴等惠民活动火热进行中。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有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板书)
材料二:南水北调总投资343多亿元,青藏铁路总投资339多亿元
西电东送总投资700多亿元,西气东输总投资940多亿元
这些都属于基础建设行业,利国利民,但是却存在着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利润不高的特点
探究问题:这类项目个人愿不愿意去投资?没人投资行不行?国家的投资说明财
政有什么作用?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板书)
材料三:目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逐步显现,为此国家拿出4万亿的财政支出,目的是为了刺激国内的需求,保持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板书)
四、课堂小结和反馈练习:
在课堂小结中我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做到自我的反思和总结,这样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反馈练习:
1、在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中(B)
A、利润收入是所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交给国家的部分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稳定可靠的形式
C、债务收入是国家财政通过借贷的形式从国外取得的。
D、利润收入是财政收入中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形式。
2、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D)
A、税、利、债、费B、国家政治权力
C、国家的分配政策D、经济发展水平
3、财政赤字意味着(C)
A、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B、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C、财政支出主要依靠借债来维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国家财政收入计划未能完成。
五、板书设计
含义目的本质
国家财政财政的作用
实现形式分类
国家预算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国家决算财政支出支出分类
支出>收入财政收支关系收入>支出
财政赤字收支平衡财政盈余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变的价格》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课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货币这部分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消费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