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6-27 阅读:()
(四)教学重、难点及其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理解和掌握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
难点的依据:对于财政为什么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二、教法、学法分析:
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本节课我打算:在教法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学生辩论、分组讨论、事例分析、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自体验、由理论到实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畅所欲言》
通过让学生回忆不平凡的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家都投入了巨大资金,引导学生得出这些投资都是来源于国家财政的结论,从而引入新课。
回首过去的2008年,它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感伤和无限的快乐,在这一年中,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让人难以忘怀,不知在咱们同学的心目中,08年的哪些事情让你至今仍记忆犹新呢?(学生发言)
多媒体展示:
①08年雨雪冰冻灾害,国家投入抗灾重建资金360亿元
②国家抗震救灾总投资644.1亿元,09年在投入1000亿进行灾后重建恢复工作
③神七研制总投资300多亿元
④奥运场馆总造价为205亿元人民币,奥运会总投资4500多亿元
⑤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计划总投资达40000亿元
问题:国家投入的大量的资金从哪里来的?从而引入国家财政的话题。(板书)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回答问题)
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本64页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什么是国家财政?
②财政的目的是什么?
③财政的本质是什么?(板书)
在学生对财政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后,我通过一段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财政汇报材料引出本课的第二部分理论,国家预算、国家决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含义便呼之欲出。
活动二:(阅读材料,小组讨论)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4.8%。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预计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5720亿,比2008年增长8%,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将达到7.6万亿元。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①在材料中出现的数字61316.9与数字62427.03说明的是我国的什么情况?而数字65720和数字7.6万亿又说明我国的什么情况?
②材料中数字61316.9和数字65720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而数字62427.03和数字7.6万亿共同代表的是什么?
通过第一个问题,得出结论:说明的分别是国家决算和国家预算,并由学生找出含义
通过第二个问题,得出结论:共同代表的分别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然后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它们的含义,完成定义的教学。通过具体的数字,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形象直观,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板书)
在定义教学完成后,我会继续引导学生分析08年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情况,从而引入财政收支关系的教学。
活动三:(对比分析,展开辩论)
通过小组讨论,正确得出财政收支关系:①支出>收入→财政赤字②收入>支出→财政盈余③财政收支平衡
然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进行辩论:论题为:财政出现赤字好不好?辩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指出如何正确的看待财政赤字。(板书)
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后,引导学生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和财政支出的分类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