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6-25 阅读:()
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训练”不能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真真切切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挖掘生字中需要指导学生写好的训练点。踏踏实实引导孩子观察、书写,切实提高写字能力。
二、以朗读代讲解,读中感悟。
(一)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花灯之多。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听中感悟,初步体会花灯多。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向学生训练朗读特别有效的方法。范读中,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教师朗读中的抑扬顿挫,使学生进入情境,进而感悟语言。学生可能会说:我觉得花灯特别多,墙上、树上、天桥的栏杆上到处都是花灯;我觉得花灯亮闪闪的,特别漂亮等等。
2.图片比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深入体会花灯多。
在交流中,教师抓住学生对“树上挂的都是花灯”的感悟,理解“挂满”。出示图片,这是挂满吗?这是吗?图中的花灯由少变多,再到更多,通过直观地观察与比较,从中体会“挂满”的“满”字用词准确、形象。
3.启发想象,引导学生想中感悟,融入“灯的世界”。
“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墙上,挂满——树上,挂满——栏杆上,还挂满哪儿了?”启发想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训练了语言,还使他们感受到了花灯之多,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里。朗读的欲望被激发,朗读的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加强读法指导,引导学生感悟花灯之美。
针对年段特点,我将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加强读法指导,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花灯真漂亮”。
首先,教师引导:“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漂亮的花灯读给我们听?你准备怎么读?”根据我对学生既往的朗读训练,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的几种朗读方法:(1)把文字变成画面,想象着读(2)有的愿意加动作读。(3)还有的愿意进入角色读。我随即进行表扬与鼓励,“就用你们说的这些好方法,读一读这段话。(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比一比,看谁把花灯读得最漂亮!”
在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后,我安排朗读展示的过程。首先以描写“金鱼”花灯的句子为例,巩固朗读方法。此处设计了四个小环节:
“金鱼&rd
quo;在风的吹动下,一摆一摆的,真像在水中游动。
1)生生互评发现读法:通过他的朗读,你觉得这个花灯哪儿漂亮啊?学生通过评读发现读法。
2)自我评价交流读法:结合学生的感受追问朗读的同学,你是怎么读,就让大家感受到“金鱼”花灯,金光闪闪,还一摆一摆的,特别漂亮?
不管是哪种方法,教师都给予肯定。
3)教师评价小结读法:通过他的朗读,还让我感受到“金鱼”花灯好像真的在游动呢!
4)综合运用,提升朗读水平:谁还能像他这样给大家读一读?此时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朗读。
设计意图:在生生、师生的评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读法的指导,我想,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朗读水平定会有所提高。告别分析式的阅读,以读代讲,学生在感受朗读乐趣的同时,提高了朗读能力。这个过程,更为实在、真切!
(二)练习背诵,积累优美语言。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给学生三分钟,要求学生背诵第3自然段,此时,教师出示课件,给学生以背诵提示。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检查。
设计意图:此环节鼓励学生独立尝试背诵。在熟读中积累优美语言。
三、体会文章写法,学习表达。
(一)在比较阅读中,启发学生想象,渗透表达方法。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本课时我设计了说话训练:把你见过的花灯说给大家庭。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普遍只会说出“我见过猴子灯,我见过飞机灯”这样简单的句子。至于吸引人,栩栩如生就谈不上了。
恰好文章第三自然段生动有趣的表达,为学生训练表达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不仅将看到的花灯说清楚,还加上想象说得更生动就更好了。这个表达的提升虽不做硬性要求,但它给班中一些有能力的同学提供了表达的机会。通过这两年对比较阅读的研究,我认为借助比较阅读,让学生发现课文表达特点,训练后,提升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