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高二关于语文说课稿合集

作者:opple 时间:2023-06-25 阅读:()

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下午好!我说课的篇目是《拟行路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板书六大板块来展开。

  一、教材分析

  《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这本书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散文,进一步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文艺审美能力。

  第一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本单元又可分为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部分。

  赏析指导部分明确提出本单元教学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以意逆志”就是指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一方面要在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的基础上,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去推测作者的写作本意,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在分析诗歌时要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和他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交融的,密不可分的。

  在赏析示例部分,安排的诗歌是《长恨歌》,由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自主赏析部分的《拟行路难》可以说是本选修教材的第一篇课文,科学地引导学生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角度来解读诗歌既可以为本单元的推荐作品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可为本教材剩下的两单元诗歌的学习起一个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学习意义重大。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以及14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而制定。

  (一)《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大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者可归纳为十个字:学生语言形象技巧情感。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

  (四)高二(14)班学情分析:

  1.在必修二必修四的阅读鉴赏板块的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14)班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2.(14)班学生基础差,积累实词少,完整地理解诗歌大意尚存在问题,对文本的分析能力还需加强;

  3.(14)班是理科班,逻辑能力很强,形象能力稍差,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的文采性需要加强;

  基于以上教学要求和14班的学情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鲍照的生平及作品;

  (2)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全诗;

  (3)分析诗句中“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

  (4)赏析比兴手法的运用;

  (5)分析诗人形象。

  2.过程与方法:

  (1)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角度展开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从“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诗人内心的愁闷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

  (3)从“知人论世”角度分析诗人悲愤苦闷的根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

  (2)激发学生对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华横溢的敬仰。

  其中,教学重点为:(1)把握诗歌主旨,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分析“愁”的动作表现和社会根源;(3)诗人形象分析。教学难点为:(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2)比兴手法的理解。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