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梯形教学设计

作者:opple 时间:2023-02-22 阅读:()

  2.使学生借助操作、观察等活动,抽象、概括梯形特点,了解梯形的高的特点,体会认识图形的过程,提高观察、感知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了解梯形这样的几何图形存在于现实世界,初步体会数学是客观事物的抽象,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梯形。

  【教学难点】提取和概括梯形的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纸,七巧板

  【教学构想】

  在梯形和等腰梯形的认识之前,虽然学生也曾多次接触梯形,但有意识地去研究梯形的特征,这是第一次。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抽象等具体的活动中,初步建立梯形和等腰梯形的概念。

  第一层次,情境引入。以屋顶、梯子、足球门网架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例,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上的梯形,并从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同时说明“像这样的四边形是梯形”。

  第二层次,建立梯形的概念。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并说明梯形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并形成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础上,揭示梯形的概念,并介绍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第三层次,认识梯形的高。通过对“在梯形的底边上任意取一点,画出这点到它对边的垂线”的操作,引导学生认识梯形的高,再试着“画出上页方格纸上的高,并分别量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毫米”,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画和量梯形的高的方法。

  第四层次,认识等腰三角形。让学生量出两条腰的长度,再通过比较发现这个梯形的两条腰长度相等,并由此揭示等腰梯形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提问:这个单元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种图形?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呢?

  引入:今天我们认识四边形中的另一种图形,它是梯形。(板书课题)那什么是梯形呢?我们还是通过自己观察、照样子画图、找出特点这样的过程,认识梯形是怎样的图形。

  二、认识梯形

  1.感知梯形。

  出示例9主题图。

  让学生找出图中红色线段围成的图形,观察是怎样的形状。

  提问:你看到的图形是哪些物体面的形状?它们是怎样的形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说明:大家看到了图中的屋面、梯子框、足球门侧面的形状都是四边形的,我们把这些面的形状画下来,是这样的图形。(从图上抽象并呈现图形)

  像这样的四边形就是梯形。

  2.探究特点。

  引导:仔细观察这些梯形的形状,在课本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并且联系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再和同桌互相说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交流:你画出的梯形是怎样的?把你画的梯形和大家交流。(指名呈现画的梯形)

  提问:大家画出了大小不同、形状不一样的梯形。你能观察画出的梯形,说说梯形有什么特点吗?

  追问: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

  指出:大家发现梯形也是四边形,有4条边和4个角;和平行四边形比较,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像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追问:什么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你画的梯形中,哪一组对边是平行的,哪一组对边不平行?同桌互相指一指。

  画图: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画梯形只能画一组平行的对边,是这样的图形。(画出梯形)

  3.认识梯形各个部分。

  (1)认识上底、下底和腰。

  说明: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图上板书)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图上板书)

  追问:“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是什么意思?

  说明:在平行的这一组对边中,可以把其中任意一条作为上底,那另一条就是下底,所以说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2)强化上底和下底。

  画出一个梯形(非“标准”位置),让学生判断是不是梯形,并说明理由。

  要求学生指出上底、下底和腰。

  提问:这里的上底和下底能不能交换着说?为什么?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