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地!③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①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①[滚绣球〕是(2分)()
A词牌 B宫调 C曲目 D曲牌
②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a、合 b、糊突
C、错勘 d、怎生
③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3分)()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
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
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
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
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④这节文字中人物的情感的变化,请各用二个字来概括(4分)
⑤清指出文中几处与原文不符的地方并加以改正(4分)
延伸拓展
8.阅读下面两段文,选出关于这两段文字的正确说法()
①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
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②讨租讨租,要帐要帐,我有四件宝贝身边藏,一支香来一支枪,一个拐子一
个筐,见了东家就烧香,见了佃户就放枪,能拐就拐,能诓就诓。
A.上面两段话分别出自《窦娥冤》中的窦娥和《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之口。
B.《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元末明初人;《白毛女》的作者贺敬之,是当代剧
作家。
C.《窦娥冤》是杂剧,属于戏曲,悲剧;《白毛女》是歌舞剧,也是悲剧。
D.上面两段话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如呼告、对偶、谐音双关、借代等。
窦娥冤
[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
1、掌握戏剧常识:角色--生旦净末丑;戏剧专术语:科、白、云、唱
2、掌握“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错勘”等词语
3、理解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4、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并概括主题
[自读导引设计]
一、简介戏曲常识
教师提出,学生复习总结,教师校正
1、 戏曲通常有哪些角色行当?
生:老生、小生
旦:正旦,花旦,青衣旦,刀马旦
净:花脸,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末:
丑:
外:老年男子
卜儿:老年女角
2、 科:动作
白:对白、独白、带白
3、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二、阅读“自读提示”,了解《窦娥冤》的大致情节
三、复述节选部分的情节
四、阅读讨论
1、根据剧情的发展可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请划分其起讫,并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2、第一部分写窦娥的怨,她怨什么?
3、她去刑场,本来走前街,为什么却要走后街,表现她什么性格特征?
4、 婆媳相见,作者借婆媳的谈话交代了什么内容?
5、 与婆婆离别时,窦娥交代了什么,她的这番话表现什么?
遇时节将碗凉浆奠 突出其悲惨遭遇
劝婆婆不要过于悲伤 善良性格,美好心灵
6、 她临死前发下几桩誓愿,用短语概括出来,她为什么发这几桩愿,这三桩愿表现窦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7、 最后,作者写两桩誓愿的应验,用意何在?
总结:窦娥的形象及主题
五、练习
剧中有个人物刽子手,请你以他的身份,将这一折戏改写为记叙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小记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