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拆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
曲子用一个宫调。
(解答〕D。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例2《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
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解答]《古》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不如《元》本用“何为地”这
种质问的语气强烈;《古》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本在第二句则是对
天的面对面的指责和否定。总之,相比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
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这
些,正是《古》本的不足之处。
例3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三桩誓愿典出于《庄子》、《太平御览》、《汉书》。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
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分析] 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
[解答] C
知识掌握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人物和典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望帝啼鹃 苌弘化碧 六月飞霜 亢旱三年
A 杜宇 苌弘 窦娥 东海孝妇
B 邹衍 苌弘 杜宇 于定国
C 杜宇 窦娥 邹衍 于定国
D 杜手 苌弘 邹衍 东海孝妇
3.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 ②云 ③净 ④科 ⑤唱 ⑥卜儿 ⑦鲍老儿 ⑧倘秀才 ⑨叨叨
令 ⑩正旦 ⑾正宫
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⑾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⑾⑩
D.①④⑥/②③⑤/⑦⑧⑨/⑩⑾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刽子磨旗、提刀:摇旗;②锣三下科:戏剧称角色动作叫“科”,又称“介”;③
行动些:行动起来;④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这边那边,这里那里;⑤不提防遭
刑宪:拷打;③兀的不痛杀我也:这;①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每每,常常,往往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⑦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⑦
5.对元杂剧四大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的主要作品除了《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作品外,还有著
名的《桃花扇》。
B.《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他的《天净沙秋思》也是元曲中的小令珍
品。
C.郑光祖的代表作品是《清女离魂》。
D.《墙头马上》是白朴的代表作。
能力提高
6.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理解正确的项有(不限一项)()
A.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显示窦娥冤情的深重和其
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
B.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剧作家虽然同情窦娥的不幸遭遇,但又无法
实现其愿望,只好用迷信的手段处理剧情,使其冤情感动天地,从而得以深刻地
体现。
C.意在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暴露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
无处申诉、昭雪的现实。
D.窦娥的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与刚强的性格产生了惊天地动鬼神的超自
然力量,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舞台上得以应验,伸张人间正义,表
达了广大人民群众昭雪冤情,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7.阅读《滚绣球》,完成文后题目。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
辨,可怎生糊突出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作恶的享富贵寿又延。
④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
32/33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