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三角形教学设计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0 阅读:()

  (4)全班汇报交流

  师:来吧孩子们,该到全班交流的时候了.谁愿意先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一齐分享。

  A、测量法

  活动记录表

  三角形的形状每个内角的度数三个内角和

  ∠1∠2∠3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师:刚才大家都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量的结果有的是180度,有的不是180度,这是怎样原因呢?

  生发表观点

  师小结:看来采用测量的方法会有误差,学习数学要用这种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咱们再看看别的方法。

  B、撕拼法

  请用撕拼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撕拼的过程。

  师:你是怎样想到把三角形撕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来验证的呢?

  师评价:你把本不在一齐的三个角,透过移动位置,把它转化成一个平角来验证,还用了转化的思想,你真了不起。

  师:透过他们三个人的验证,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C、其他方法

  师: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有别的验证方法吗?

  如果学生出现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来验证。

  师追问:这种方法真的很简单,但它只能证明哪一类的三角形呢?

  【评析:《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用心性,向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设计中刘老师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允许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测,在猜测后先独立思考验证的方法,再进行小组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量、剪、拼、折等一系列实验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图形性质。在探索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4、科学验证方法

  师:不同的方法,同样的精彩,大家发现了吗?无论是撕一撕、折一折、还是拼一拼,这些方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你们都用了转化的策略。我发现你们都有数学家的头脑,明白吗?数学家在证明这一猜想时,也用了转化的思想,一齐来看(看课件)

  【评析:一方面使学生为自己猜想的结论能被证明而产生满足感;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严谨的,从小就就应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三)课外拓展,积淀文化

  师:明白三角形内角和的秘密最早是由谁发现的吗?(放课件)

  师:善于数学发现和思考使帕斯卡走上了成功的道路。这节课才10岁的我们也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帕斯卡12岁时的数学发现,我们同样了不起,刘老师为大家感到骄傲。

  【评析:适当的引入课外知识,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机的渗透了向帕斯卡学习,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孩子,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成与发展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明白了这个结论能够帮忙我们解决那些问题呢?

  1、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

  师:大三角形的内角是哪些?指出来

  师:当把两个三角形拼在一齐时,消失了两个内角,正好是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度,如果把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呢?

  师小结:三角形无论大小,内角和都是180°。

  【评析:透过课件动态演示两个三角形分与合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变。】

  2、想一想,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ABC中,已知A45°,B85o,求с的度数。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с52o,求Α的度数。

  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评析: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综合运用内角和知识和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图形特征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3、思考: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