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5 阅读:()
方:注意强调笔顺。为使字写得美观,可以抓住这几点:第一笔点、第三笔的起笔与收笔、第四笔起笔的位置都在竖中线上。
半:第三笔横较短,第四笔是长横,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巴:注意强调笔顺。最后一笔不能写得太短。
(二)朗读感悟
1.本课词语浅显易懂。个别词语如数不清飘落,可借助课件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练习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注意读好疑问句的语气。从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中,了解雨点儿所要去的地方。
3.朗读最后一段,结合电脑课件观察雨后田野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雨后花儿红艳艳,草儿绿油油的`美丽景象。可以围绕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学生感悟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朗读这一段时,语速稍慢,更红绿这几个字要突出。
4.可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赛读、找朋友赛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和感悟。
(三)课后练习
学生练读我会读中的三句话,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三句话,用从说句子。
(四)实践活动
1.课余时间,教师领着学生在校园花圃里栽花种草,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或浇水以后花草的变化。
2.唱一唱儿童歌曲《小雨沙沙》。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问题导入
云妈妈有很多孩子,她的孩子是谁呢?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课文录音,回答:云妈妈的孩子是谁呢?(雨点儿或雨娃娃)板书课题。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同桌交流,学习生字。
(三)分段学习,朗读感悟
1.看下雨的课件,自读第一自然段。
结合电脑动画理解数不清飘落。
2.借助课件,学习第二五自然段。
(1)听听雨声,雨娃娃们在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你能听得懂吗?
(2)学生朗读第二四自然段,说说听懂了什么。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
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有什么变化?看课件,请学生说一说。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四)复习巩固生字
1.借助电脑课件,做生字与音节找朋友的游戏。
2.读一读大雨点儿身上的字。
3.给大雨点儿找朋友(扩词)。
(五)指导写字
(六)实践活动
五、资料袋
为什么植物需要水分
水对于植物的重要性,就像食物对于人类一样。人类吃不到足够的食物,会觉得饿,并且感到虚弱,如果好多天吃不到食物,就会饿死。植物也一样,它们的食物是靠自己通过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的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其中主要的原料就是水,没有水就不能制造食物。另外,叶子里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太阳一晒,植物就会干枯了。
《小雨沙沙》歌词(许竞)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篇9: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反思
[案例]
一年级上册第12课《雨点儿》
试教时:
识字环节:出示“数、清”等10个生字,引导学生读准音,特别注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用联系生活、加一加、换一换、演一演、数笔画、猜谜语等多种方法记住形。通过指名读、跟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齐读等方式加以巩固。
阅读教学片断:在课间操《小雨沙沙》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4小节,听听雨点儿说了些什么,一边读一边用笔划出大雨点和小雨点说的话。划好后同桌互读,而后分角色读,表演读。再启发学生针对雨点的对话质疑并加以感悟,使学生理解有花有草的地方需要雨点儿的滋润,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更需要雨点儿的滋润,让种子能在这里安家。
公开课上:
识字环节:结合语境,只出示“数、清、彩、飘、落”等出现在同一句话中的5个生字作为重点来教,通过联系生活记住“数”、加一加或换一换记住“清”与“彩”、创设情境演一演“飘落”等方式,突破了识字教学的难点。同时还理解了文中带有这5个生字的那句话。另有“空、问、回、答、方”这5个生字,音形义相对较易掌握,就将它们分散在理解课文时进行教学。其中“方”字还作为书写指导的重点,指导学生注意笔顺与笔画位置。再在学文后的巩固环节来做“跟生字宝宝捉迷藏”、“你说我猜”等游戏。
16/21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