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4 阅读:()

  1、重点:读懂全文大意,积累词语。

  2、难点:抓住“天下为公”,领会全文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4分钟)

  首先,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在我们的唐代,有一个商人,路过一个叫武阳的地方,丢掉了他的包袱,所以他很沮丧,很生气。他把这件事跟当地的人讲,一个当地人就和他说:“老兄,不要着急,你丢的包袱在我们武阳一定能找到。”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沿路返回,果然,发现那件衣服还在那里,而且没有动过的痕迹。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归纳了一个成语,哪位同学知道这个成语?(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很好。还有一个成语和这个成语的含义很接近,说呀,晚上不用关大门,也不用担心小偷会偷你家的东西。这个成语是什么?(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打一__。有谁知道这部__是什么?(提示:那是热播,由葛优,刘德华,刘若英主演的贺岁片)(天下无贼)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可以说使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

  二,课文分析

  (一)作品介绍。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二)教师示范朗读课文。(2分钟)

  同学们看课文,老师先给同学们读一遍,在老师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一下读音和停顿,用笔勾画一下。

  课文有一些字的读音需要大家注意的:

  选贤与(jǔ)能(通“举”,选拔)

  讲信和睦(mù)(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奉养)

  幼有所长(zhang)(成长)

  矜(guān)、寡、孤、独、废弃者

  男有分(fèn)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盗窃(qiè)乱贼而不作

  (三)全体学生朗读课文(1分钟)

  请大家记住以上读音,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顺,注意停顿和语气。

  (四)指导朗读(3分钟)

  大家看课文,刚刚有一些同学停顿不对的,我们看第二行,“故人不独亲其亲”中,“故”,它是表示提顿的,所以的意思,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人”是使动者,统领以下两句,也有一个小的停顿。所以这一句应这样读:“故/人/不独亲其亲”跟老师读。好,下面一句,“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者”也是表示提顿,也要停顿一下。读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接下来“男有分,女有归”这里的“男”和“女”都有强调作用,所以在“男”和“女”后面都要停顿,“男/有分,女/有归”,大家读。下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和“力”也是应该强调的,所以“货”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顿。“是故”表示承上总结的,也要停顿,“是故/谋/闭而不兴”读。下一行的“故”也是一样,“故/外户而不闭”读。

  好,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强调的停顿和要注意的注意,把全文再读一遍。首先请男同学朗读全文,女同学认真听,听听男同学有没有读的不准确的地方。(PPT演示)没有做好笔记的同学可以看大屏幕。

  老师评价(读得不错,刚刚老师强调的停顿,大部分都能读准了。)找出读不到位的地方。

  下面有请女同学朗读全文,这回到男同学认真听,找找看有没有都不到位的地方。我们女同学可不能输给男同学哦。

  老师评价。找出读不到位的地方。

  (播放PPT,显示划分停顿的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