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4-01-21 阅读:()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5日至07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太阳黄经达45°。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夏节气的起源和传统美食家有所帮助。立夏的由来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立夏这个节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5日至07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太阳黄经达45°。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夏节气的起源和传统美食家有所帮助。
立夏的由来
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立夏这个节气已经确立,预示着季节的转变,是一年四季夏季开始的日子。根据气候学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天℃夏天才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初夏的候温大致接近气候学标准,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从这个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把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杀》一书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语有初夏见夏之说。据记载,周朝初夏,皇帝要带领文武百官到郊区迎夏,并指示司徒等官到各地鼓励农民抓紧耕作。旧俗立夏又称民间传统节日立夏节。”
汉代也继承了这一习俗,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夏迎夏,在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均红。歌曲《朱明》,舞蹈《云翅之舞》。到了宋代,礼仪加繁琐。尝新风俗始于明代。清代《帝京时代胜》载着立夏取平时曝晒的米粉春芽,用糖面煎成各种送。用柳枝穿果叠作儿童食品,江浙地区也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叫吃补食。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烂了。据说立夏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耐暑。有的立夏吃竹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那天,叫立夏见三新。在南方,每个家庭蒸新茶,用各种水果送给亲戚邻居。
立夏吃什么传统美食?
1、立夏饭
其实说白了实说白了就是五种颜色的豆子和粳米煮成五色饭,也叫立夏饭,因为大家都习惯在立夏吃。立夏饭含有大量的豆类,营养丰富。立夏吃立夏饭,预示着一年五谷丰收,身体健康。
2、立夏蛋
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3、立夏茶
为了迎接漫长的夏天,江西也有漫长的夏天喝茶的习俗。据说如果你不喝漫长的夏天茶,整个夏天都会很痛苦。在漫长的夏天,女性应该聚集七家茶一起烹饪和饮用。据说,漫长的夏天喝七家茶可以确保整个夏天不会困倦。
4、立夏羹
立夏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为立夏汤。俗话说,吃了立夏汤,麻石踩成坑tuo),一只脚过河。初夏前后常有大风,叫龙王暴。初夏东风,俗以为有水灾,俗称初夏东风雨。初夏打雷,以后会有更多的雷雨。俗话说雷打初夏,三天来。
5、立夏粥
初夏,湖南省鄱阳市家家户户都要煮初夏粥。初夏粥以瘦肉、粉丝、糯米球、红枣、猪杂、干竹笋、红枣、豌豆、豆芽等十多种配料为辅料,加入米饭煮成香粥。
6、立夏果
立夏果,又称立夏果,是江西省益阳市立夏节气的特色食品。立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大锅立夏果,吃一整天。立夏果用米饭蒸熟,揉成小团。加入豆芽、豆干、虾皮、豌豆等配料,煮成立夏果,又称立夏汤。据说吃立夏果意味着送春迎夏。品种越多,春收越丰富,越喜庆。
7、君踏菜
宁波人也有立夏吃君踏菜的传统。君踏菜是立夏前后上市的时令蔬菜。据说吃君踏菜后夏天不会有痱子,皮肤会像君踏菜一样光滑。
8、麦蚕
初夏,上海郊区县的农民用麦粉和糖做成了一寸长的条状食物,叫做麦蚕。人们吃了它,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避免夏天。在初夏,用嫩草和米粉煎成蛋糕,被称为摊位,深受上海和浦东人民的喜爱。糖梅子、酿酒、咸蛋等也被用作当令食品,被称为新鲜食品,以品尝和品尝三新。
9、立夏馍
据河南民间传说,吃立夏馒头可以预防炎热,消除夏季灾难,否则会是苦夏,生赖多病。所以每年立夏,人们都会吃立夏馒头,为家人的健康祈祷。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