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祖父的园子教学说课稿

作者:opple 时间:2023-07-28 阅读:()

  2、自主探究文本,体会园子的特点,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了解作者“朴实无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以及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朴实无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家里有菜园的同学请举手,说说你在菜园里都做过了哪些事?(指名说)

  2、有个作家叫萧红,在她小时候的眼中,祖父的园子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19课,一起去分享萧红的童年。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串,整体把握文本。

  1、出示3组词串:

  ①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②倭瓜 黄瓜 韭菜 谷穗

  ③栽花 拔草 铲地 浇菜

  找一找这3组词串有什么特点?指名说

  2、当我们把课文里的词语分分类,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里的昆虫真多,有____;园子里还长着许多庄稼有_____;我和祖父还一起在园子里干农活______。(填词串)

  3、根据这3组词串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家、农活?那哪个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昆虫?

  师小结:根据词串,我们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

  ①是写园子里有的昆虫及农作物;

  ②是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的农活。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__的园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快乐、自由的园子?让生快速的浏览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画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注解。

  3、找一找,圈一圈,“我”在园子里都做了一些什么?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

  4、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5、师小结:因为“我”在园子里(栽花 )、(拔草)、( )、(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我”觉得这是个(自由快乐)的园子。

  6、哪件事写得最具体?(铲地)

  7、当我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犯下大错时,祖父是怎样的态度?从中看出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小结:祖交的爱与宽容创造了这个自由的园子。

  四、研读自由之景

  1、你还从课文的那些地方感受到园子的自由?齐读第13自然段

  认识排比句,拟人句感受园子的自由

  ①花开了就像花___(生接),鸟飞了就像___。

  ②黄瓜愿意爬上架,就__,愿意爬上房就__。

  2、作者仅仅是在述说这些景物的自由吗?

  3、只有自由的心灵才有自由的想像,作者想借这些景物抒发自己自由,这样的写法叫“借物喻人”。

  五、阅读延伸

  童年自由的时光总让作者萧红难忘,于是,她用笔写成了一部童年生活回忆录,这是就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体会文字的意蕴,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精读课文,感受中的“景”的自由,体会文中小姑娘自由快乐的生活和祖孙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质疑导入。

  1.这一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生读题)这是珍藏在萧红记忆深处的大园子!读课题。在她的作品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看似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园子。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个园子,打开课本,把它找出来。

  二、读说想象“自然之园”。

  过渡:好,让我们到园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

  1.同学们,读书就是欣赏,需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听老师读,看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相机指导把话说生动。)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