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九年级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7-21 阅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听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读准字音。

  帙丽 朝服 衣冠 窥镜

  期年 朝于齐 间进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朝服衣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④闻寡人之耳者

  ⑤今齐地方千里 ?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⑦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能谤讥于市朝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王之蔽甚矣。 ? 学生逐题完成,并全班交流。

  明确:(1)yì? zhāo? guān? kuī? j? cháo? jiàn

  (2)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②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③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④闻:使……闻。

  ⑤地方:土地方圆。

  ⑥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

  ⑦讽:委婉劝说。

  ⑧谤讥:公开指责。

  (3)①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把握“……孰与……”的句式)

  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宾语前置)

  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④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3.请学生翻译文段

  4.全班齐读课文,反复诵读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邹忌是怎么劝谏齐王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1. 结合工具,读准字音。

  2. 结合注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

  3. 质疑讨论,明确人物形象,体会邹忌讽谏的艺术。

  4. 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

  1.结合注释,掌握部分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理解全文内容。

  2.背诵全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质疑讨论,熟悉人物形象,欣赏邹忌讽谏的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离罢春秋激烈的战场,我们走入了战国的风云。今天,我们将跟随邹忌,一同在《战国策》中去感受君臣间的一段轶事。

  二.结合工具,明确字音

  1.生结合注释、字典,扫清生字障碍。

  2.师生交流疑难字词。

  3.师出示投影,明确重点字词

  (投影)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皆朝于秦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5.师纠正误音。

  三.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梳理第一小节

  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一小节.

  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邹忌修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徐公何能及君 徐公来,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2.梳理二小节

  由自己个人的生活小事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与讽齐王纳谏有什么关系呢?

  ①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二小节.

  ②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

  3.梳理第三小节

  ① 生结合注释,梳理第三小节.

  ② 生质疑,师生讨论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③师明确第一节重点字词﹑语句.

  (投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关文章:

  1.《邹忌讽齐王纳谏》词语解析

  2.初三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试题

  3.初三语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材视频

  4.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试卷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