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语文芦花荡加捻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23 阅读:()

  一、朗读课文55段-63段,思考:

  1、老头子为什么能够痛打十几个鬼子,取得个人战斗的胜利?难道仅仅因为“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手里忙着剥莲蓬?

  明确:不是,老头子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手里忙着剥莲蓬,其实是引诱鬼子。他成功的因素有:

  先在水中设下埋伏

  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用莲蓬引诱鬼子;

  划船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区域;

  诱敌上钩;

  举篙敲打敌人的脑袋。

  小结:老头子的成功靠的是他的智勇双全。

  在作者的笔下,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

  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作者在轻描淡写中,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英雄。

  2、老头子除了过于自信和自尊以及智勇双全外,他还有哪些性格特征?依据何在?

  明确:

  (1)爱国抗日,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虽然“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但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

  (2)爱憎分明。对同胞姐妹充满挚爱,对敌人满怀仇恨。

  3、老头子真是老英雄,上述都是正面刻画其英雄行为,请问文中有没有从侧面刻画其英雄行为的?

  明确:(1)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2)“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这些侧面写出老英雄工作业绩出色,将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的工作完成的很好。

  (3)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然而第二天中午老英雄的表现却是智勇双全。

  4、老头子如此英雄,已经具有传奇色彩了,请问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明确: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用二菱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

  5、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朗读、交流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

  ⑴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⑵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⑶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⑷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⑸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⑹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