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3 阅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
3.初步了解北京,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导入】一、创设情境,亲近北京
1.聆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走进北京
1.课文情境朗读,学生欣赏。
2.听完介绍,你们觉得北京是个怎样的城市?
三、初读课文,游览北京
(一)出示自读提示:
一读: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二读: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用“---”标记出来。
三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检查、反馈(闯关)
第一关:我会记。
1.读生字带有拼音的新词。
2.去拼音读词语。
3.读生字。
4.读句子。
第二关:我知道。
课文中描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指名回答。
第三关:我会写。
1.出示我会写的3个字(央,交,市)。
2.认读,组词。
3.仔细观察笔画位置。提醒注意点。
4.教师范写,生练写。
(三)三读课文,回扣文本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走出北京。
[《北京》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篇19:《北京》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北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为读者介绍了首都北京的美景。北京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在那有庄严美丽的天安门;宽阔肃穆的天安门广场;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难点是第二、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中天安门的庄严美丽、广场的宽阔、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直,以及它们分别所处的位置,最好以图片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他们在视觉上感知。在第三自然段中“立交桥、拼成图案、桥上桥下、川流不息”等词语不容易理解,特别是立交桥,没见过的学生不容易弄明白。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刚才我们一起听的是什么歌曲吗?”(我爱北京天安门)
2、谁能说说北京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印象中的北京真美啊!)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心脏。当北京审奥成功的那一刻,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
(课件播放北京的风景)“看,这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让我们尽情地享受这座古老而有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北京城吧。”(速度慢)
4、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北京。
一、初读课文,感知北京的美
1、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作者是怎样介绍北京的。
请大家打开书第46页,自己读一读课文。
要求: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多读几遍。
②在每小节前面标上小节号,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
1、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注意:矗立、拼成的“拼”
绿树成阴的“阴”是前鼻音,似的的“似”要读成翘舌音。
24/26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