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人教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我想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前检查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如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明白的词语,以便在课堂上释疑。)

二、课堂导读

1、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注意下列读音:

才干的干应读gàn

草把子的把应读bà

调度的调应读diào

擂鼓的擂应读léi

丞相的丞应读chěng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

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开并连接起来?

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留到深读课文后再进行解答。

三、深读课文

师问:在感知课文内容以后,你对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从学生的的回答中提炼出妒忌和神机妙算这两个词。并解释这两个词的意思。)(板书:周瑜、诸葛亮、妒忌、神机妙算)

课文中从哪件事来体现两个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一)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1、朗读对话,分组讨论(出示问题)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吗?他为什么要这样问?(引导学生从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表面客气,暗藏杀机的阴险心理。)

②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借口为难自己吗?他为什么要接受任务?(引导学生从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导朗读:我们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内心想法,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呢?

(二)朗读草船借箭部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齐读后出示问题,分组讨论:如果你也在场,你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呢?(教师参与讨论,随机点拔引导。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相机板书:人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从准备二十条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条船上还站着二十个军士。把船连接起来,一字摆开,两面受箭。等词句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从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雾还没有散顺风顺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对天气早有预测。

(3)了解别人。得请你帮帮我的忙,不能让都督知道,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对鲁肃、周瑜、曹操的性格很了解。

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赞扬,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见的看法,不要太强调学生见解的正确与否。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你认为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神机妙算)

四、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课本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部分。

分配角色,明确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上台表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表演几组。)

2、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画草图的方法,简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让两三名学生复述,再让同桌进行相互复述。)

3、拓展作业

①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

②抄写新词。

篇7:《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生(接读):诸葛亮吩咐……朝北岸开去。

师(插问):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么?

生(接读):这时候大雾漫天……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师(插问):诸葛亮使用草船借箭的第二种妙法是什么?

生(接读):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一边大声呐喊。

师(插问):诸葛亮又“算”到了什么?

生(接读):鲁肃吃惊地说……天亮了就回去。

师(插问):诸葛亮“算”准了没有?

生(接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箭好像下雨一

师(插问):诸葛亮使用草船借箭的第三种妙法是什么?

生(接读):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两边的草把子插满了箭。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