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人教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9、解释词语:赶造、委托。

10、诸葛亮答应了吗?怎么答应的?读课文原话。周瑜说:“十天造的好吗?”诸葛亮又说了什么?周瑜认为诸葛亮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是笑话,诸葛亮对周瑜又说了什么?什么是“军令状”?“甘受惩罚”是什么意思?

11、周瑜听后很高兴,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12、对,因为他“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下面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段对话。谁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四、学习第二段

1、刚才我们说了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陷害他,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大段,看看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2、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周瑜共说了几句话?

3、第一句是什么?实际上他逼没逼?从哪看出来的?

4、齐读第二句话,为什么不给他准备齐全?

5、我们在往下读,鲁肃去了以后,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干什么?注意读书回答。

6、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什么是自有妙用?

7、鲁肃只知道“自有妙用”,但具体干什么用他知道吗?为什么不让鲁肃知道?

8、我们再仔细读这句话:“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从这里看,诸葛亮知不知道周瑜要干什么?周瑜知不知道诸葛亮要干什么?

9、好,鲁肃回去告诉周瑜了吗?周瑜听后怎么样?“疑惑”是什么意思?疑惑什么?

10、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周瑜不知道诸葛亮如何造箭,但诸葛亮对周瑜是怎么样?

11、从这里我们能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的原因”和“借箭前的准备”两部分内容,那诸葛亮到底借到箭了没有?我们下节课继续分析。

篇10:《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人教12册 10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人教12册 10 《*船借箭》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要胆量,有胆略。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掌握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船借箭这件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船借箭这件具体的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通过预习,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呢?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回答。

三。理清层次

1.小组学习,想想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2.交流,总结段意。

四。回归问题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2.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小组讨论,找找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

第二课时

一。回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你们小组认为课文中哪个词最有研究价值呢?

二。深入探究

1.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哪些地方最能突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呢?

4.相机提问,引发思考: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他会想些什么呢?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

5.应该怎么读出来?

6、现在,你弄明白了为什么要借箭,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吗?

三。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

第三课时

一。回忆

说说自己弄懂的知识。

二。延伸

说说自己读的能突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三。创见

课文与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相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总结

1.说说自己解决的问题。

2.说说自己学过课文后的收获。

五。作业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