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学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
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二、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再现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
教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具体如下图。
摆一摆: 画一画: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画图,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用算式表示解题过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如下。
教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7
教师组织学生思
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
教师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 9-4-2= 4+6-7= 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设疑引出小括号
师: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姥姥,回来的时候,姥姥家的.小方姐姐送给小明一把糖果,小明把这些糖果按照颜色分了类,你们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呀?【演示课件“小括号” 】
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糖吗?
学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数量以后,集体进行交流.
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如何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随之板书或继续演示课件“小括号”.
学生一:先把2块黄色的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是5块,再把5块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3+7=12)
问: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学生二:先把2块黄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9块,再把9块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7+3=12)
学生三:先把3块绿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10块,再把2块黄色的和10块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3+7+2=12)
师:这个算式的第二步还是2加10吗?(不是,是10加2)
怎样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边)
修改板书:2+3+7=12
问: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和你们刚才说的计算过程还一样吗?(不一样了)
要按照你们刚才说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学习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相符合,怎么办?(学生产生疑惑)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小括号(出示:( )).你记住它的样子了吗?请你随老师一起写一写(学生书空小括号的写法).
(2)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师:有了小括号,就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了,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这道题我们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小括号括起来.(板书:在3+7处用红笔画上小括号)
问:有了小括号,“2+(3+7)=”这道题要先算什么?(3加7等于10)再算什么?
板书:
2、教学例3
师: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如果遇到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会算吗?
6/1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