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小括号教学设计人教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1)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3)交流学生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10-2-3)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然后汇总:此时出示算式卡2+3,

接着学生说:10-5

此时:教师出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激发学生有效地进行思考】

这样列式先算2+3吗?

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3.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标法:在2+3下面画一条线表示先算。 把2+3用方框框起来表示先算。

把2+3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先算。・・・・・

教师: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在实际的计算时我们用哪个符号呢?

学生:老师,我知道,实际计算时我们使用的是小括号,书上都是这样写的。

教师:你说得对,在实际计算时我们总不能你画横线,我画圈,你画兔子,我画门,我们规定了一个统一的符号――小括号,我们一起来学习使用小括号。

(2)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揭示“小括号”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师将算式10―2+3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意义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在进行“小括号”的教学时,我设计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可以顺利解决问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找钱的问题时,引发了矛盾冲突:10-2+3必须先算2+3,可是怎么才能看出先算2+3?这时我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没有马上出示小括号来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创造一个符号来表明先算2+3。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们结合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设计出各种符号来解决问题,有横线、波浪线、圆圈、小括号等等,显示出自我才能,体现自我个性。教师对学生创造的符号给与充分的尊重,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引出了小括号,把握了小括号出现的时机,突出了小括号的作用,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把“白开水”酿成香醇的“茅台酒”。】

篇7:一年级数学认识小括号教学设计

法不同的思路讲解小括号的作用及运算顺序。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具体的算式法不同的思路讲解小括号的作用及运算顺序。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具体的算式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展示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如图1);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如图2)。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

教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