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1 阅读:()

(出示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

师:这是同学们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他是把蚂蚁放大后画在书上,图上蚂蚁长6厘米,而蚂蚁实际长6毫米。你能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尝试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指名板演)

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图和图纸,介绍把实际距离放大后的比例尺。

纵观这节课所认识的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相同吗化简后的比例尺带不带单位

2、求比例尺时,通常要做什么?

3、化简后的比例尺,它的前项和后项一般是什么形式?

四、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小结看书。

2、练习:

(一)填一填

(1)在比例尺是1: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3)出示一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米,把这个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二)决定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61,这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距离大于图上距离.

六、谈学后体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篇12: 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透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好处,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明白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透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构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透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这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潜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群众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这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明白是怎样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透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必须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

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齐来表扬他。

4、师:此刻,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

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叫实际距离。(板书)

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自由回答)我们一齐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

(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

板书:8cm:80m=8cm:8000cm=1:1000

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

8、师:那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1000厘米)

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我们这天要学习的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二)探索发现

1、揭示比例尺的好处。(课件播放)

教师补充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公式转换: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