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0 阅读:()
(四)现代教学手段
ppt
四、教学重点
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联系实际生活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难点
体会和学习这篇小说的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六、教学准备
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梳理小说情节。
师:资料收集、课件制作。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在想些什么呢?请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学生举手回答,听他们说学习和生活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预习检测(ppt出示)
1、字词
捻 ( )噗( ) 蜷 ( ) 簪 琅琅() 发窘( )
抽噎( ) 恍惚 ( ) 抽泣( ) 棱角分明( )
窸窸窣窣( )
2、小说情节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李东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东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
(三)整体感知,复述课文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用第一人称进行复述。
复述提示:(ppt出示)
(1)紧扣小说情节发展的过程
a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b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李东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c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东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2)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2、复述评价
(四)合作探究
1、结合小说的学习特点,自己设置问题。
2、组内交流问题,选择高质量的问题展示在板面上
3、小组交流,再从展示的问题中选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探究。
高质量问题需爱则标准(ppt出示)
符合小说文体特点;能起提纲挈领作用;有讨论探究价值。
问题预设:
预设一:李东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1)设计原则:在多数同学能够提出”想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深人揣摩,根据关键语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把握李京京情感倾诉的需求。
(2)预期成果所包含的实质: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暧;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东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预设二:怎样认识、理解李东京这一人物形象?
要点提示:(ppt出示)
(京京这样的同学,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常有。在同学与老师的眼T算不上优秀学生,所以他想读课文这一小小的要求不能满足,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指出同学读的不对时又遭耻笑。然而京京的所做所为有什么错吗?不是,是老师与同学们以习惯认识来看问题,放学了,京京注意力在窗外遭到呵斥,当老师布置公开课事宜时京京更是躁动不安,他想说什么却又引来老师的不满,然而他终于鼓足了勇气说出了心声,却被无情地拒绝了。京京的委屈、失望和破碎的心又有谁理解呢?可是他大喜欢这篇课文,他大喜欢凡卡。这种喜欢是真心的、真情的。这就使京京能从心里去感受凡卡的一切,这是多么珍贵的学习动机,这又是多么难能可贵!在京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是极为感人的)
(2)预期成果所包含的实质:李东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3)本文李京京的形象主要靠心理描写丰满起来的,有关心理描写的技巧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受益匪浅。
资料包(ppt出示)
12/23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