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编教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4 阅读:()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点明虚构故事时的注意事项。

预设:教师指出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创编的故事太假、前后缺乏逻辑;故事太过平淡,缺乏情节的曲折性。这些问题可在点评中指出来。好的故事应该是夸张却不虚假,没有明显的漏洞;好的故事要有故事性,能激起听众的兴趣。

明确:

虚构故事时的注意事项:

(1)事理的真实:合乎逻辑。

(2)描写的真实:形象(人物)、心理。

(3)情感的真实:讲自己相信的话。

三、探究例子,完成初稿

1.探讨课本中的三组情境设置,明确习作对象。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三组情境设置,圈画认为重要的关键词,谈谈初步印象。

情境一:“开满丁香花”,可见背景的设置是美丽的、充满生机的。“淘气包”“小辣椒”“充满活力的”明确了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

情境二:“冬日黄昏”,可见背景的设置是寒冷的,有点凄清的感觉;“充满爱心的”与“冬日黄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主人公的爱心是让人感觉温暖的。

情境三:“月光下的村庄”,可见背景的设置是幽静的;“体弱多病的”可见主人公爷爷身体不好。

(2)引导学生自创情境。

教师:如果同学们想自己创设情境来创编故事,那就可以模仿课本的例子,给出一个典型的能引发人遐想的环境,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同学们想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和虚构故事的能力,不要独自去创设情境创编故事,我建议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由对方创设一组类似的情境,先互相交换,再开始独自想象、创编故事,这样的训练效果会更好。

(3)提示写作要求。

①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明确:故事中的人物不宜太过庞杂,要围绕一两个主要人物展开,这样才利于情节的展开。

②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明确:可以通过“N”或“W”形来构造情节,如字母的起笔处代表故事的起因,落笔处代表故事的结局,中间部分则代表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学生在列提纲时,便要想象在交接点处设计怎样的情节,最后使故事情节达到一波三折的效果。

③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明确:恰当的环境描写能对人物的形象或故事的主题起到渲染、衬托作用。描写人物时,除了心理活动之外,还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这样人物形象就更丰满了。

2.学生任选情境,或自创情境,开始写作初稿。

3.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初稿,教师投影出示几篇比较典型的,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是否体现了情境中的关键词;(2)想象是否丰富,情节是否精彩、是否符合逻辑;(3)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生动;(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些,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在班上开一个故事会,讲一讲大家创编的故事。

5.师生共同进行评比,评选“故事”。

【优秀习作】

陆天与流浪狗

少年陆天向来对猫狗之类的宠物不感兴趣。理由很简单,学习这么紧张,自己压根儿没有闲工夫来打理它们。①

这一天黄昏时分下起了雪,和往常一样,陆天顶着寒风骑着自行车回家。街上人来人往,大家都匆匆地赶着路。②突然,一声凄惨的狗叫声吓得陆天一哆嗦。陆天停下来,发现一个壮汉正在痛打一只流浪狗,几个行人正在劝说壮汉。这只小狗看起来岁把,黄褐色,瘦骨嶙峋,脏兮兮的,浑身瑟瑟地缩在一角。③原来是那位壮汉晾着的衣服落地后,流浪狗叼着玩,惹怒了壮汉。趁着行人劝说壮汉的当儿,流浪狗瞅准机会,一瘸一拐地夺路而逃,发出低沉的呜咽声。陆天看着远去的流浪狗,心中微微一热。④

第二天,陆天放学回家,刚放稳自行车,抬头又看见那只流浪狗。它似乎一下子瘦了许多,怯生生地看着陆天,显得情绪低落。陆天犹豫了一会儿,迅速跑上楼,来到厨房,找来一块面包,下楼,走到流浪狗跟前。很显然,流浪狗有些胆怯。陆天上前一步,它便后退一步,但眼睛却紧盯着陆天手中的面包。最后陆天把面包扔给它,笑吟吟地招呼它吃。流浪狗大概觉得陆天可能与那壮汉不一样,上前闻了闻,突然,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叼起面包,一瘸一拐地溜之大吉了。⑤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