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八年级语文泥人张教案精选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04 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理清故事情节,全面深入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

4、读懂文意,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全面深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3、学习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读懂文意,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冯骥才小传

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主要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等职。

2、了解泥人张

张长林(1826―1906),字明山,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

“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近年来“泥人张”彩塑积极地推动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友好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桥梁。

3、欣赏泥塑艺术

屏幕展示一组图片

4、识记字词

【课内探究】

活动一:讲故事理情节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象角色置换,穿越回到咸丰年间的天庆馆,当一回“撂高的”,以他的眼光看人物,用他的口吻述说当时发生的这个故事。

要求:

1、突出重点,准确体现原文的中心和重点;

2、条理清楚,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可以不受原文的束缚,有的地方可以详述,有的地方可以扩展,有的地方可以变序、变表达的形式,必要时可加入个人的想象。通过删节、充实、调整,使故事紧凑、生动。

4、人物语言可适当运用拟声造型手段,做到“言如其人”,还要把握好语速、节奏的变化,并适当运用表情、手势、姿态辅助表达。

温馨小提示:尽量从原文中摘录相关的语句表述。

创造性复述方法指导:

第一步,理清原文的六要素。

原文的六要素:

时间:一个下雨天

地点:天庆馆

人物:泥人张(中心人物)海张五伙计吃客

起因:泥人张无视海张五

经过:泥人张智斗海张五

第一回合:海张五取乐泥人张──泥人张用鞋底的泥捏出了海张五头像。

第二回合:海张五侮辱泥人张的手艺──泥人张贱卖海张五。

结果:海张五贵买了所有的泥人,连同模子。

第二步,摘取原文中的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整合,对六要素进行补充完善,适当加入个人的想象。

活动二:作对比识人物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对比分析泥人张和海张五两个人物形象。

项目

泥人张

海张五

外貌

语言

动作

本事

计谋

结局

归纳总结:

泥人张:不动声色、沉稳内敛、清高自爱、不畏权贵,利用一手捏泥人的绝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发制人、一招制敌。人品奇、手艺奇、计谋奇,实不愧“奇人”之称谓也!

海张五:飞扬跋扈、狂妄嚣张、色厉内荏、愚蠢可笑。寻衅滋事,而又无计可施。人品俗、无手艺,计谋差,实为一“赖人”也!

活动三:明手法,长知识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