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2-12-31 阅读:()
活动4 练习巩固 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问题训练单。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并安排三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大部分学生能否准确、熟练完成任务;(2)学生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3)学生在运算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是否积极。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第二个问题指明了分式的变号法则。
篇2:八年级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因为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整式及因式分解的基础上,又一代数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所学分数的延伸和扩展,而学好本节课,为今后继续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特别是对“分式有无意义的讨论”为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作了铺垫。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设计,关系到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准确。依据新课程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3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从而了解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我把理解分式的概念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值为0时的条件,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部分学生容易忽视分式的分母值不能为0这个条件,因此我认为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分母值不能为0的理解。
一、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八年级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小学分数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去认识、理解分式。但是分式的分母不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确实掌握所学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置了巩固性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及变式处理.
2.教学方法:
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为了适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为了提高课堂效果,适当的辅以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3.学法指导
观察、概括、总结、归纳、类比、联想是学法指导的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在活动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归纳,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习知识,从而达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
2/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