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2-12-28 阅读:()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解:(1)(-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活动四:教学22页例1、例2(详见课本)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活动五:练习:23页1.2
四、归纳小结,升华新知
同学们分组讨论,学习了哪些知识?并交流。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五、回归实践,再用新知
作业:31页:课外作业选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
篇12:数学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预设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思想渗透。
教学的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长方形等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成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设疑引入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的去发现、去创造。
学法上,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为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梳理来完成探究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巧设情境、铺垫导入
课开始,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熊大和熊二的妈妈给它俩分地,他们每人都有一块青草地,但是形状不一样,它俩觉得这两块地不一样大同学们,我们当当小法官帮他们评判一下,那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两块地(一块平行四边形、一块长方形),怎么才能知道公平不公平?学生会纷纷讨论。
18/28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