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合集

作者:opple 时间:2022-12-28 阅读:()

  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有所发现。

  结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对的找。

  三、知识应用,拓展提高

  1、填空

  24=1×24=2×=()×()=()×()

  24的全部因数:_

  2、实践操作

  在方格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cm2,边长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

  3、思考

  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有几种排法?如果有37名学生呢?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此时此刻有何想法?(学生自由总结,师适时给与点评。)

  五、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篇14: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最小公倍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最小公倍数》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8~90页的《最小公倍数》一课,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通分做准备。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义和作用,这节课是一节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 ;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

  在不同的学校、班级进行前测,直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用模拟的小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在动手操作中,由于受密铺的影响,横拼竖摆,不但耗时过长,而且很难有效的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因此在设计操作环节时,我搭建 “脚手架”。通过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和构建公倍数体系两个环节进行有效教学。成功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

  (1)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集合图表示。掌握求10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10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游戏卡片一套,模拟墙壁的平面图、模拟长方形墙砖多套,作业纸多张和多媒体课件一套。

  五、教法和学法:

  加点理念课堂上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按照下面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初步感知,建立表象;动手操作,建立概念;自主探究,归纳方法;实际应用,回归生活;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首先我从游戏中引入,我把枯燥的倍数复习设计成“抢倍数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悟公倍数。(预设5-6分钟)

  具体操作:

  首先我手里拿着数字卡片,给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风靡我们全班的游戏—抢倍数游戏。面对全体同学讲一下规则:找两个同学上来,一个负责抢3的倍数,一个负责抢2的倍数。老师把卡片放到黑板上,过了抢的时间老师会把卡片收起来。最后抢的多的同学获胜。

  然后把全班分成两大组,要求每组快速派一名代表上来,

  当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游戏,其他学生做裁判共同参与。

  接下来游戏,当第7张卡片出来的时候,两个同学会同时抢6这个数字。如果没有出现抢的局面。我会再出示12这个数字。学生很容易发现并说出:数字6是决定游戏胜负的关键,因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紧跟着追问:“为什么都来抢6这张卡片”。先让这两个代表说说,再让其他同学说说。

  然后揭示出公倍数的概念。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6是3和2公有的倍数,我们把6叫做3和2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及概念。)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