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2-12-28 阅读:()
六、作业设计
P145随堂练习2、作出图示的图案(目的在于巩固等分圆的基本作法)3、利用直尺,圆规,三角尺自己设计一个美丽图案。(可在全班进行评比,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图案设计的活动,巩固有关图形的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进一步建立空间的观念。
2、通过图案设计,进一步熟悉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将圆六等分,三等分的方法。
3、认识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欣赏现实中的美丽图案。
[能力目标]:
1、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
2、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创作、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熟悉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三等分圆与六等分圆的基本方法。
2、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对图案的基本构成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媒体]:模型,小黑板,三角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情景设计1:先出示一把三角尺,然后提问:“三角尺可以用来画什么?”,再出示一把圆规,再提问:“圆规可以用来画什么?你会画吗?”,再提问:“那么,利用三角尺和圆规只能画出简单的一条直线或一个圆吗?”(目的):以几个简单的提问引入图案设计所需的基本工具,并且在此提醒学生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确定圆心和半径、为难点分散作铺垫。
情景设计2:给学生观看自作图案模型。“同学们看,这两幅图漂不漂亮?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其实,它们都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来的,你相信吗?”(目的):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图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由此过渡到本节内容的重点。
二、画法探索:
1、让学生自己看书本P144页的实物照片,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按步骤画出图案。同学们自己画画看,看谁画的又快又好”(目的):用鼓励性的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探索用圆规作一幅稍复杂图案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让一个同学回答,是怎么画出来的?必要时教师可适当引导或帮学生组织语言表达。同时,教师根据同学讲的画法一步步在黑板上演示出作图的顺序与操作过程。
2、留几分钟时间给没画出来的同学继续完成。同时思考3个问题:1A点位置对六花瓣的形状有没有影响?2图中六花瓣相邻两个顶点与圆心所成的角是多少度?3根据图中的方法,你能将一个圆六等分吗?三等分呢?
三、操作实践:
出示小黑板,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对小黑板上的图案进行基本构成的分析。然后请一个同学用语言描述图案的基本组成,同时,适当引导和补充得到作图的几个步骤与顺序。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图案。学生在分析第二图的构成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不容易把图案看作一个整体,容易看成一个个分散的三角形。因此,为了分散难点,在学生不会分析时,可将不着色的图案与之对比,便于学生看清图案的基本构成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图案设计。一些看似很复杂,很精美的图案大都是用直线和圆弧构成的。等分圆是我们设计图案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其关键在于我们画的时候要会找圆心和半径画弧,找到弧与圆周的交点也就找到了等分点。相信大家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画法以后,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一定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图案。五、作业布置:课本随堂练习2~3。
篇3:四年级数学下册图案欣赏和设计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图案欣赏和设计说课稿
一、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8—69页《图案欣赏和设计》。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利用平面图形进行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达到欣赏、设计美丽图案的目的,也就是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本节教材活动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3/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