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作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在太阳科学探测方面成功实现两个“

作者:opple 时间:2024-01-03 阅读:()

  一:

  作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在太阳科学探测方面成功实现两个“国际首次”:国际首次空间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国际首次在轨获取太阳Hα谱线、SiΙ(硅一)谱线和FeΙ(铁一)谱线的精细结构。根据这些谱线的精细结构,可反演出高精度的全日面色球和光球多普勒速度场,发生在太阳大气中的活动可被详细记录到,进而研究太阳活动的物理过程。

  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2021年至2022年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全世界又进入太阳研究新的高峰期。探测和研究太阳活动,提出应对措施,可以降低或规避对地球的不利影响。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的发布,实现了我国空间太阳探测成果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时代。

  (摘编自陈海飞、袁于飞《“探日”零的突破》,《光明日报》,2022.08.31)

  二:

  “帕克”太阳探测器是美国主导的飞到距离太阳最近位置进行观测的卫星,在历史上确实是第一次。它最近的近日点有10个太阳半径左右,意味着受到太阳的强热影响,只能探测到太阳附近粒子、磁场这些环境,不能直视太阳。“夸父一号”是直接看太阳,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对太阳进行成像。两颗卫星的科学目标不一样,“帕克”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太阳风和太阳周围的这些环境,“夸父一号”的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太阳上两类最激烈的爆发现象——耀斑爆发、日冕物质抛射,两者完全是互补关系。

  “羲和号”是 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主要是要从技术上验证一种卫星平台叫“双超”平台,用高指向精度和指向稳定度这两个指标做一个试验。“夸父一号”则是专门为观测太阳“一磁两暴”而推出的空间科学专用卫星,它实现了我国天基综合性太阳探测跨越式突破。

  (摘编自马金《“夸父一号”逐日而行》,《金陵晚报》,2022.10.11)

  三:

  “夸父一号”重量约859公斤,科学家们妥善安置了三大载荷,让“夸父一号”本领高强:

  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追踪太阳活动的源头。FMG的测量目标是太阳光球矢量磁场,其获得的矢量磁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过程中的能量积累、触发、释放和传输机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研究太阳爆发活动的预报模型,为更精确的空间天气预报提供观测基础。

  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太阳观测的新窗口。LST的主要科学任务是观测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等剧烈的太阳爆发活动,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内日冕的观测数据支持,LST在莱曼阿尔法波段的观测将填补国际上对该波段从全日面到内日冕连续观测的空白。

  硬X射线成像仪(HXI),窥探宁静面纱下的风暴。HXI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在30keV~200keV能量段对太阳耀斑的硬X射线辐射进行能谱和成像观测,是已知唯一一个在本次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期间提供地球视角观测的太阳高能成像仪器,对研究耀斑非热辐射源的形成和演化机制以及粒子加速过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夸父一号”的轨道选择也有门道。它选取72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为硬X射线成像仪提供粒子背景比较低的良好环境,同时有利于降低大气散射杂光对菜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的成像干扰。

  (摘编自齐芳《“夸父一号”如何“逐日”》,《光明日报》,2022.10.10)

  4.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实现两个“国际首次”:首次空间太阳Hα 波段光谱扫描成像,首次获取太阳谱线的精细结构。

  B. “帕克”太阳探测器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射的观测太阳周围环境且距离太阳最近的探测器,最近的近日点只有10个太阳半径左右。

  C. 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获取的太阳光球矢量磁场,有助于深入理解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现象,也有助于太阳爆发活动预报模型的研究。

  D. “夸父一号”选择与太阳同步晨昏轨道,旨在提供粒子背景相对较低的环境,用以降低大气散射杂光对太阳望远镜的成像干扰。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