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南漳有条白起渠(节选)阅读答案-杨晓升

作者:opple 时间:2024-01-03 阅读:()

  南漳有条白起渠(节选)

  杨晓升

  中华民族五于年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治水史。自史书记载大禹治水起,人工大运河、都江堰、红旗渠、三峡水电站、南水北调工程等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几乎横跨整个中华文明。直至今日,有的仍然在泽荫百姓,造福人类。

  然而,都江堰水利工程虽然闻名,可它的历史在中国却不是最悠久、最古老的。如今在湖北南漳,有一条比都江堰更古老,并且与都江堰同一时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人工渠一一白起渠。

  假若从高空俯瞰,白起渠像一株枝干壮硕、瓜果累累的长藤,静静地葡匐在鄂西北大地上,构成这片土地的奇特景观,也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有了数于年的传奇故事和历史烽烟。

  白起渠又名长渠,它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汉江,全长49.25公里,最大水流量为43立方米/秒,如今灌溉面积仍达30万亩。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中国古代兴建最早的伟大水利工程,被《中国水利之最》一书列为我国“最早的灌溉渠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

  公元前279年,白起奉秦昭襄王之命,发动了攻打楚国的战争,从上庸起兵,沿着汉水南下,并且一路拆桥焚舟,怀抱着必死之心,把楚国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虽说是孤军深入却势如破竹,直至攻陷了邓城,对鄢城形成了合围之势。鄢城曾经是楚国的都城,为了保卫鄢城,楚王调动楚国主力部队全力坚守。面对坚固的城防以及誓死抵抗的楚国军队,白起想到了采用水攻这一办法。白起利用鄢城及其周围地理位置较低的特点,还有周围的河渠密布的有利条件,在距离郬城差不多一百里的南漳县武安镇旁古夷水(今蛮河)河段上,拦河筑坝、引水,沿武安镇至楚鄢城一线开拓沟渠,将水引入,部城外围西南一带容量较大的陂塘。一切就绪之后,白起便放水淹城,最终攻破了城池。史载:“白起引水灌鄢,溺死楚军民数十万,遂取鄢、邓、西陵。”当地还有地名“捞尸湖”。

  战事结束,白起渠被后人改造用于农田灌溉,这或许是秦国名将白起自己当初未曾想到的。但此类“歪打正着”的古代工程,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最著名的当属万里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这样

  一道历经数个朝代修建,为此而牺牲无数平民百姓,最终形成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用于御敌的万里长城,如今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敌、坚强不屈的伟大象征,而且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名胜景点和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的打卡地,为中国当代旅游业源源不断地创造着巨大财富,这恐怕同样也是古长城历代的建设者们当初所没有料到的。

  《水经注·沔水》记栽:“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虽说白起修建朵道的初衷是为攻城杀人,但战事远去之后,当地老百姓也很快发现了渠道的价值,在白起渠的基础之上,在渠道的周边连接起许多陂塘。到南北朝时期,这一带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几十万亩灌溉能力的区域。因此,白起渠被称为“化干戈为玉帛”、“化剑为犁”的范例。

  当地著名的文化学者、白起渠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功臣度先沮向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介绍说,白起渠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伟大水利工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距今有2300年的历史,比四川的都江堰早23年,比陕西的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的灵渠早65年,堪称“华夏第一朵”。

  白起渠之所以如此显赫,除了它的历史久远,还与它独特的结构和灌溉功能有关。整个工程由“拦河坝,引水口,干渠”三大主体构成。更重要的是白起长渠还开创了水利史上“陂渠串联”蓄、养、提相结合的供水方法的先河,其先进技术在安徽、湖南、甘肃等地推广并沿用至今。

  此外,白起长渠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以水代兵灭掉了楚国的鄢郢,消灭了楚国大量有生力量,加速了中国的统一;它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它留下来的众多纪念建筑物,如庙宇建筑文化,碑刻文化都十分可贵,现存的数十块碑刻,集文学、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堪称综合艺术的博物馆。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