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洋铁桶的故事(节选)阅读答案-柯蓝

作者:opple 时间:2024-01-03 阅读:()

  第二回入地洞全村撤退钻土坑死里逃生(略)

  第三回 洋铁桶安排妙计 刘家庄月夜报仇(略)

  (有删改)

  文本二:

  解放区长篇小说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新英雄传奇的出现。“五四”以后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中,写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封建时期曾经产生过广泛影响的英雄故事,如三国、水浒、杨家将等,这个传统暂时没有人去继承。但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发展这一传统的土壤。因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特点是武装革命反对武装反革命。而这武装斗争又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在敌后农村中,武工队神出鬼没地活动在游击区和敌占区,配合正规部队保卫根据地,并创造了大量可歌可泣、惊险奇特的斗争事迹。因为故事带有鲜明的传奇色彩,便使得正在注意继承民族传统的作家,很自然地把这特殊形式的斗争生活与英雄传奇的传统联系了起来。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有删节)

  6.关于第一回第一自然段介绍“洋铁桶”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基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交代人物性格、人物经历,人物形象善恶分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B.“洋铁桶”是个热爱家乡的神枪手,小名“洋铁桶”意味着他的性格像洋铁桶那样一撞即响,为后文情节展开张本。

  C.外敌入侵的环境、家破人亡的惨状、漂流异乡的经历,养成了他为人刚直、性情暴躁、嫉恶如仇的性格。

  D.“洋铁桶”典型化性格的塑造,显示了“新英雄传奇”倾向,其意在于激励民众保卫家乡,为抗日救亡服务。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写在前面”是柯蓝的自序,相当于“前记”“序言”,主要说明整本书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自我评价等方面内容。

  B.洋铁桶大喊一声“报告”,声如洪钟,符合其革命身份与性格特征,也显示出他急于接受战斗任务的迫切心情。

  C.战士们接受命令时的“精神百倍",作战时的“哈哈大笑”“笑嘻嘻”,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彰显了必胜的信念。

  D.“喂”“嗨”“哎嗨”“咧”等词语,具有生活化特点:“像一阵大风”“太阳像一盆火似的”“雨一般的子弹”,比喻通俗易懂。

  8.为突显“新英雄”形象,作者是如何叙写战斗场面的?请结合第一回第四自然段进行简要分析。(6分)

  9.在新的斗争形势下,解放区长篇小说开创了新局面,注意继承民族传统的作家,很自然地把斗争生活与英雄传奇的传统联系起来。柯蓝一方面“向民间文艺、向古典文学学习”,另一方面,他又“感到困难和需要摸索”,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6.C(“……的经历,养成了……”说法错误,文中并没有交代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只是说他本来就有这样的性格。)

  7.B(“也显示出他急于接受战斗任务的迫切心情”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大小战场也上过不少呀,这回让我们单独去打吧"可知,“洋铁桶大喊一声‘报告'",是为了突出他表达单独带队去打鬼子的愿望。)

  8.①点面结合,主次分明。着重刻画了主动出击、枪法高强的洋铁桶,兼顾其他民兵队员的战斗风貌。②侧面入笔,巧妙映衬。有意状写了敌人的不堪一击与可笑丑态,与英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③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在情节起伏中突显人物典型性格,从“来不及下命令”的急切,到“人到哪里去了呀”的疑惑,再到得知真相的气骂与得胜时的兴高采烈,一波三折。④幽默轻松,化重为轻。语言幽默诙谐,"母猪河""鸭子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①保留了章回体的特征,标题对称,情节独立完整,回目之间衔接无间,但限于报刊篇幅,情节简单;②塑造新英雄的高大形象,将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与其勇敢、机智之举结合,但人物平面、性格较为单一;③充分发挥民间口语生动、活泼、通俗、传神的特长,但文艺性削弱,回目的典雅工整,诗词曲赋的穿插都未展现;④体现了不畏强暴、誓死保卫家园的坚贞的民族意志和爱国精神,但对战争的残酷性、深刻性分析不足,具有理想化色彩。(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