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12-27 阅读:()
(摘编自2020年文汇报《中华文化百折不回的“韧”劲是抗疫之战更深沉的力量》)
1.下列对中华文化“韧”的精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中华民族凭借它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B.“韧”的精神主要表现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中国的道家思想对“韧”进行了完美阐释。
C.这次疫情的暴发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遇到的一次困境,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中华“韧”的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
D.社会成员长期处于竞争压力和信息爆炸之下,必定会失掉应有的“韧”性,带来心态失衡,而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又将这种心态失衡进一步放大。
2.下列对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提出论述对象中华文化“韧”的精神,并对其特质进行了一些阐释。
B.文章第二段对“韧”的精神内涵进行了辩证分析,指出了儒道两家思想各自的优劣。
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说明了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念与道家对待自然的态度的不同。
D.文章还引用一些历史名言素材,丰富了文章内涵,同时也作为理论论据增强了论证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是开放的,内向的道家思想过于阴柔内敛,因此它并不能适应社会现代化进程,也就缺乏推动社会前进的潜能。
B.儒家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虽然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巨大的潜能,但是,在超速的社会发展中也会暴露其局限。
C.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人应当遵循自然,顺应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D.道家指出逆境和顺境是一种辩证关系。古代洪水、抗日战争、疫情对于我们而言属于逆境与灾祸,它们的出现有必然性,但也会带来新的转机,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在面对时就能进退自如。
1.C 2.B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A.“中华民族凭借它……”错,偷换概念,根据原文第一段“中国文化中有一种‘韧’的精神,它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主语应该是“韧”的精神;
B.“‘韧’的精神主要表现为……中国的道家思想对其进行了完美阐释”错,对概念理解片面,原文为“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应是儒道共同铸造了“韧”性特质;
D.“必定会”错,将或然变必然,原文第三段相关信息为“社会成员长期处于竞争压力和信息爆炸之下,可能会失掉应有的韧性”,原文是“可能”。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B.“指出了……各自的优劣”错,文章指出了儒家的局限,“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没有指出道家的不足。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此”强加因果,“内向的道家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现代化进程”不合文意,原文有“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故选A。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