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12-25 阅读:()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艺术范围中的画与诗的差异很大,源于二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互关系的差距有所不同。
B.因为诗与画的基本精神有其相通之处,所以二者即使机能不同但都被归之于艺术的范畴。
C.题诗是给风景画“加注”的方式之一,其更能唤起观者的联想,从而使画面意境得以丰富。
D.“志在笔墨”是“文人画”的作画前提,此笔墨下的物象会与个人的诗情结合成一种新的东西。
2.根据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绘画以“再现自然”为基调,所有的作品都偏于客观的一面,则画家是一定需要更多地观察客观事物的。
B.尽管西蒙尼底斯和黑格尔认识到了诗与画的相通之处,但西方不似中国,未把诗与画直接融入于一个画面。
C.诗不但能注明画的内容并赋予感情,还可以和画互相阐发,从而如八境图一样突破画的先天局限性。
D.倪瓒认为画竹重胸中逸气而非物象,从这个例子来看,元代“文人画”中的诗画结合已经出现变化。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画结合的变体奇迹”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先有题诗“踏马归去马蹄香”,后有人画蜜蜂蝴蝶追随着马蹄飞舞,被评为上等。
B.宋代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晁补之在《捕鱼图》序中写到“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由此可见诗于画的助益。
D.八大山人所画麂猫鱼鸟皆翻白眼,题画之诗几无一首可解,真是要以“不似”为主了。
4.请根据一简要概括画与诗在艺术上的不同。(4分)
5.苏轼曾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强调诗画追求自然天成,富有情致清韵。请结合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3分)B(颠倒因果关系)
2.(3分)A(“所有的作品都偏于客观的一面”错)
3.(3分)D
4.(4分)①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画偏向于客观,诗偏向于主观;②从机能上看,画的机能是“见”,而诗的机能是“感”;③从美的性格上看,画常表现为冷澈之美,诗常表现为温柔之美;④从创作者上看,画家是“能见”的人,诗人是“善感”的人。(每点1分)
5.(4分)①“诗画本一律”是指诗画有同样的艺术规律。诗画的基本精神有相通之处,二者可以互相阐发和补充,而且都是源于生活,有共同的美的要求。②“天工与清新”指诗画最终的追求是自然天成而又能传达创作者的感情,在画工之外蕴含清韵。诗与画的“相得益彰”,二者巧妙结合,真正传达出创作者的胸中逸气。(每点2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