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高中美术教案青铜器

作者:opple 时间:2023-07-18 阅读:()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 (录象:曾侯乙编钟)

  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 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录象:青铜工艺)

  三.小结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

  1. 老师准备:

  (1) 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 学生准备:

  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 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 教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2.发展阶段

  (1) 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运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倡导保护文物的精神,用彩笔绘画的形式不仅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