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7-11 阅读:()
在我们顺利度过高中的适应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逐步形成了自我学习模式,初步拟定人生规划后,要将自我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归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0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胞核结构(32页图2-15)
①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②核仁:细胞有丝过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态
③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仔细阅读32页讲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
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22细胞增殖
1真核细胞的方式有3种:有丝,无丝,减数
2明确细胞周期的概念,指的是从一次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完成为止。其中间期占整个周期的90~95%,期时间相对短很多。
3无丝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不能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例如蛙的红细胞
有丝和减数
一有丝:体细胞所采用的形式
1有丝各时期的特征(以植物细胞为例)
细胞周期变化特征
间期完成DNA复制和相关蛋白合成,DNA含量加倍;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但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单体的形态
期前期两消(核膜、核仁消失)两现(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
后期着丝点分开,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向细胞两极
末期三现(核膜、核仁重现,细胞板出现,细胞板不断延伸,最终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两消(染色体消失,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2注意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的不同(见课堂笔记)
3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它指的是着丝点排列的那个平面;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最终将形成子细胞的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有丝特点:亲代细胞经有丝得到两个子细胞,亲代细胞与子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完全相同,即它们的遗传物质相同。有丝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
5理解有丝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参见课堂笔记)
二减数: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形式
1减数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的间期),细胞连续两次,减数后,新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明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3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变化,来区分减数的两个阶段
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二次
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复制一次;同源染色体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部分染色体交换的现象无染色体复制;不出现联会、四分体
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一次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无变化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2n→n,减少一半n→2n→n
DNA含量2n→4n→2n2n→n
4减数与有丝的比较
减数有丝
不同点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两次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只一次
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时出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等现象2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联会
3一个精原细胞后形成4个精子或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3一个体细胞形成2个体细胞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相同点1细胞过程中均出现纺锤丝
2、染色体在细胞过程中都只复制一次
3都出现有同源染色体
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变形作用形成4个精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1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逐渐退化消失;无变形作用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