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高一化学必修一说课稿

作者:opple 时间:2023-06-29 阅读:()

  这样导入课使学生对定义有本质理解。

  把学生引入主动学习的情景之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2.谈谈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

  书中给离子方程式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而书写第二步指出“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离子反应中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什么?事实上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例:caco3和盐酸溶液反应,caco3(s)=ca2++co32-(溶解平衡)co32-+2h+=h2o+co2↑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促使碳酸钙的溶解,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反应趋于完成。

  但这样书写跟课本要求的方法相矛盾。

  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这节课教学上的一个升华点,也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

  故在教学中可这样引导:

  (1)碳酸钙在盐酸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参加微粒是离子。

  (2)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碳酸钙在溶液中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故用化学式。

  这样同学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时不防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如何写?

  (2)石灰乳中加入盐酸离子方程式如何写?

  根据微溶物主要存在形式,在稀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在浊液状态或固态时就写化学式。

  这时为了使学生所掌握知识具体化,师生可共同讨论归纳出: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视,可提问学生应查什么?

  可用幻灯片:判断正误

  (1)fe2++cl2=fe3++2cl-

  (2)2mno4-+7h2o2+6h+=2mn2++6o2↑+10h2o

  这两条方程式学生还没学过,但能用现有知识去判断,高而可攀,使学生既感到自己的不足,又获得学习的乐趣。

  查:(1)质量守衡(2)电荷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是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上找出答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谈谈练习选用:由于学生刚刚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为了巩固知识并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安排这样一组问题:

  (1)ba(oh)2溶液能否导电?

  (2)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学生一方面进行知识回顾,另一方面进行思维发散。

  让学生提出几个方案,分析,比较。

  然而展示实验装置并演示小灯炮发亮。

  (3)在此ba(oh)2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质能使电灯熄灭?这一问题不仅巩固离子反应知识,而且使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得到训练。

  师生共同分析提出的几个方案,如用盐酸,硫酸,硫酸钠。

  (4)用什么方法加入?倒入?滴入?然而按课本p74练习6实验装置并演示,请学生观察现象并分别写出离子方程式。

  提出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能否都用“h++oh-=h2o”来表示?

  (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氨水和硫酸反应(b)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利用这一系列扩散性问题,让学生产生多种独创性的想法,改变习惯性单纯吸收,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4.谈谈总结:对于离子方程式定义的总结,可与电离方程式定义,化学方程式定义进行对比,使定义进一步深化。

  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着重是第二步和第四步一些书写过程中的注意点。

  说明并不是所有电解质之间都能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不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反应就不能表示。

  如浓硫酸和固体氯化钠反应,浓硫酸和铜反应,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

  体现事物发展规律中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