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3-22 阅读:()
第二层(2至6自然段)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要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结果失足而落水,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教学中,要突出“倦和渴”“喝和陷”
(3)第三层(第7自然段)
3、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总结推理方法。
科学家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想找水喝。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热难当……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