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3-14 阅读:()
B.李清照号青莲居士
C.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作诗最多的诗人
D.辛弃疾是宋词史上作词最多的词人
8.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 ( )
A.象征
B.拟人
C.借代
D.比喻
9.《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 )
A.虎兕出于柙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且在邦域之中矣
10.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 )
A.杜甫
B.韩愈
C.刘禹锡
D.自居易
11.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 )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12.“逝者如斯”一语源于 ( )
A.《孟子》
B.《前赤壁赋》
C.《论语・子罕》
D.《醉翁亭记》
13.《氓》是一首 ( )
A.寓言诗
B.叙事诗
C.哲理诗
D.抒情诗
14.《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 )
A.《史记》
B.《国语》
C.《后汉书》
D.《汉书》
15.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
A.铺垫渲染
B.欲扬先抑
C.侧面烘托
D.对比反衬
篇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回答下列30~32小题。
“人生不满百”,大致是不错的。当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没有,不过期颐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数十寒暑当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苏东坡所谓“睡眠去其半”,稍嫌有点夸张,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总是有的。童蒙一段时期,说它是天真未凿也好,说它是昏昧无知也好,反正是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及至寿登耄耋,老悖聋瞑,甚至“佳丽当前,未能缱绻”,比死人多一口气,也没有多少生趣可言。掐头去尾,人生所余无几。就是这短暂的一生,时间亦不见得能由我们自己支配。约翰逊博士所抱怨的那些不速之客,动辄登门拜访,不管你正在怎样忙碌,他觉得宾至如归,这种情形固然令人啼笑皆非,我觉得究竟不能算是怎样严重的“时间之贼”。他只是在我们的有限的资本上抽取一点捐税而已。我们的时间之大宗的消耗,怕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负责。
30.概括本片段的大意。作者的观点是什么?(4分)
31.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论述时间的宝贵?(4分)
32.本片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二)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下列33~35小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33.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2分)
34.在重兴“香市”后,“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35.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这一结尾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4分)
(三)阅读全诗,然后回答下列36~38小题。
9/13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