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31 阅读:()

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一年级语文地球爷爷的手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领会内容。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1)请小朋友用吸铁石来吸一吸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小兔──有礼貌、惊奇;猴爸爸──慈祥、和蔼;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看课件学习书写笔顺。(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老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老师巡视辅导。

  四、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

  3、查找资料了解: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那么高呢?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的故事的动画。

  2.“磁石引力实验”,“两个铁球同进落地”的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游戏: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纸吧!

  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师生一起做游戏)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会掉下来。想知道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2.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答)

  3.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1)请小朋友们用吸铁石来吸一块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师: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

  (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地心引力。

  二、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