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课件

比例尺教学设计人教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6 阅读:()

3眼镜上的螺丝钉长是3毫米,螺帽宽1毫米,假如你是技术员,请你画出它的平面图,你有什么困难?怎么办?

4这里有比例尺1:20、20:1和1:1,它们的意义相同吗?请举例说明。

请学生在这四个问题中任选一个,给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也可以在四人小组内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合作研究,小组长做好分工。完成任务后,集体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3.教学例2。

多媒www.wenku1.com/news/55D6CBA43ED09BEC.html体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2。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题中告诉的条件是:图中的长度大约是10厘米,比例尺是1:500000。问题是求出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

师:知道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能求出地铁1号线的实际距离吗?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学生讨论后说自己解决的方案,一是用方程解,二是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

师: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

师:看来同学们会用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你能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吗?

师:不管是用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还是用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你们觉得重点要解决好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理解不管是求图上距离还是实际距离,都要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关系式列式,在用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时,先要把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统一,再列方程;再用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时,求出的实际距离能化成米或千米作单位的数时要化成米或千米作单位的数。

师:综合同学们的意见,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弄清条件和问题;二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关系式列式;三是要注意单位的化简。下面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1题练习八第4,6题。其中“做一做”第1题是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把线段比例尺改写为数值比例尺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剩余的问题。完成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解决这些问题的,全班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教材地5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完成下表:

比例尺

1:50000

1:2000000

1:

60000000

3、我能行:

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

⑴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⑵如果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在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知识延伸: 图上距离 15cm 实际距离 1.8km 450km

回家找一找自己或爸爸妈妈今年的全身照片,算一算照片的比例尺。 作者:甄新

篇15:人教版比例尺教学反思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重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这部分知识因为小学生在生活中少接触,学生普遍都感觉比较枯燥,也比较抽象,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我设计了如下一个教学结构图:情景创设进行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质疑————认识比例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巩固与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回顾与总结——布置研究性作业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国旗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在认识“比例尺”概念后,学会求比例尺,再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最后在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